國醫「烽火映白袍」課程討論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139
潘昱程
蒯彥安
江守緯
瑋澤啦
凃昕彣
張傑凱
林珈汶
林品緯
黃奕翔
詹孟蓁
林士琳
吳丞皓
王笙倫
陳睿綦
謝任翔
劉昊瑜
江瑞成
連肇威
倪聖傑
趙宗蓉
林佳佑
陳念琪
何宜澄
吳滺
顏賐餉 407010184
蕭亞琦
林昺旭
張孟竹
謝昀廷
劉家佑
皓鈞
陳永杰
蕭維勳
陳柏任
陳序先
劉穎錫
呂哲為
蔡松均
祁志禮
謝東昇
徐浩原
蔡翰倫
黃怡嘉
吳孟庭
商伯安
邱靖峰
薛竣中
蔡東清
林尚緯
莊東承
鄔瑞珍
吳凱瑞
蔡裕民
曾博鴻
黃柏維
張啟賢
林煒惟
張啟德
歐陽昭霞
呂鈞堯
邱煜琹
M118 陳昱安
林喜韻
黃裕閔
楊宗錞
王忻
張恒致
林清儒
游季蓁
張念民
林晉頡
呂汯儒
張恆振
陳昭全
張翊秉 CIP
林敏怡
何明沛
謝宗佑
黃家繕
許晉源
潘雋
王馨蒂
劉柏岑
陳韋宅
范剛語
邱浩宇
金伶
鄒昌祐
黃心怡
劉冠妤
劉韋巖
張喬洋
許致捷
李介豪
劉竣宇
林韋翔
許智翔
蔡維中
陳奕宇
鄭祺丰
鄭子鴻
蔡凱仰
董忠衢
羅啟洋
林敬淩
林家鋐
鍾德煜
岳陵吳
張凱鈞
沈傳鈞
于靖左
李冠龍
吳以恩
黃楷倫
崔家寶
劉子安
魏子熙
陳佳呈
趙啟涵
陳宣妤
徐瑋宏
游淙瑋
楊熙容
謝東祐
王品繡
呂善玟
何昱達
邱東靖
周振佑
陳宥榮
王建勳
黃歆容
施凱文
劉佩宜
吳 加恩
魏睿平
林宏碩
鄭茹方
世清教官
143 posters

2頁(共6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步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崔家寶 周二 10月 08, 2019 1:54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在多數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中,君臣的忠誠關係以及許多道義和倫理的教導使得猜忌和自我中心等缺點容易帶入軍事觀中,因此許多盛世無法長久維持。以及過於重視倫理和名譽導致許多新式武器沒辦法更新,最明顯就是清末中國與西方武器的差距。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吳三桂表現出的不僅是勇猛善戰而已,更是在殘酷冷冰、兵不厭詐的戰場上表現出沉著冷靜,並用遠觀的洞見、全面整合性思考來設計戰術和策略。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吳三桂的一舉一動皆為楷模,能讓其部下的心歸向他,每每做決策時皆以自己部下的角度出發著想,並且賞罰分明,且非常尊重自己的上級袁崇煥,更不因自己的戰功而自傲、目中無人。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我同意,戰爭時最重要的就是團結一心,舉國上下一同支持主要決策者的策略,但以明朝末年的戰力和國力來說能否和女真硬碰硬就是個疑問,再者袁崇煥也察覺到皇帝對其的猜忌,糧草兵器的補給常常未即時送達,即便袁崇煥再智勇雙全、部隊再勇猛,沒有足夠資源也無法打贏這場硬仗。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我認為在客觀角度來看,崇禎皇帝的一切決策就是做出自毀長城的佈局,但崇禎皇帝的個性加上各種對於袁崇煥的片面說詞已經在崇禎的腦中留下袁崇煥是個外奸的思考模式,也因此一點點說詞就能將長城及袁崇煥漸漸送上黃泉路。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人與人間的信任從古至今就是件難事,倘若一個團體、公司甚至國家內的每個人,能打從心中信任對方,不因一次的失誤就喪失這樣優良的文化,而是自我反省自我改進,先拔乾淨眼中的刺,想必這樣的團體、公司、國家不進步也極難。

崔家寶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黃楷倫 周二 10月 08, 2019 4:44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中華文化重視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且儒道影響甚盛,君君而臣臣,造成上下階級嚴重,猛將如袁崇煥亦得對君上卑躬屈膝,縱然領導者昏庸無能且不識大局,在下位者卻只能默默接受並執行明令。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1.深謀遠慮:吳三桂在面對兵變時,並不會大動干戈直接以武力鎮壓反叛軍,而是恩威並重,用謀略安撫人心,不費一兵一卒便安定住了兵變。
2.心狠手辣:在軍隊中,婦人之仁是會送命的,而吳三桂用計使邊關叛軍內裡鬥,用最殘忍的方法得到最棒的結果,是為猛將。
3.行事果斷:當發現人質無法用來安撫叛軍時,吳三桂果斷斬下人質的頭顱,這種果斷不僅震懾住叛軍,也明明白白的告訴在場的人生死大權是由他亦首長控的。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我認為軍隊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向心力,吳三桂縱使心狠手辣,但當面對自己的軍隊時卻言而有信,待下屬如待兄弟般,且他善於利用人性,在關寧鐵騎相殺後,最後一刻出來給予讚賞與厚賞,故這支虎狼之士肯服吳三桂。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我是不同意的。的確,以當時明朝的國力來說,對抗女真是不可能用兵力壓制的,然而,已戰謀和並不是當時皇帝的想法,聰明如袁崇煥應該知道當皇帝與自己的策略不同時,堅持己見是會招來殺身之罪的,而當袁崇煥死亡,又有誰能抵抗女真人呢? 故我認為,袁崇煥不該貿然提出與皇帝悖離的教戰策略,而是在服從皇帝的意見下與之斡旋,既可保命,又可護國,何樂不為?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在國家興亡之秋,崇禎皇帝的猜疑與不安似乎是合理的,對於明朝的最大台柱袁崇煥自然得有所警戒,相信崇禎自己也明白,明朝少了自己可能沒,但少了袁崇煥必亡,對於一個名聲與重要性大於皇帝的將軍,崇禎選擇了將之殺掉,以保皇位,卻也自毀長城,著實不智。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我其實學到的是當我越有才華時,我更應該低調,其實當今社會上一定有很多從崇禎皇帝,位高權重卻也善妒,低調如袁崇煥都得忍受千刀萬剮之刑了,那我是不是更應該謙遜呢?未來在醫院中,展現自己的才能固然重要,但千萬不可因此而得罪他人,默默地改進自己並增進自身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黃楷倫

文章數 : 7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M118 吳以恩 407010009

發表  吳以恩 周二 10月 08, 2019 4:56 pm

(一) 中華文化深受儒家學術的影響,強調君臣之間的名分關係,不僅臣子對於皇帝必須有高度的服從與忠誠。對於有些猜忌心重的君王,軍事將領因握有兵權更應有絕對的服從。同時也須遵守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原則,以免越俎代庖,惹人閒話。
(二) 他靠著過人的膽識,先以強硬的手段取得威信,再重賞有功之人,軟硬兼施。並懂得分析當時的情勢,知道哪些可以取得和哪些須放棄,用手上現有的換取最大利益,以談判的方法平息了一場浩劫。
(三) 吳三桂利用殘忍的規則與人類求生的本性,在原本一大批的久征沙場的兵勇中又挑出了其中的菁英,並且遵守之前的承諾,說不會處死就說到做到,因此在上級作出決定之後,能說服上級並用自己的方式給出一個讓眾人心服且自己也得利的方案。威猛果決的人格特質是他吸引人的地方。
(四) 同意,邊境的防守原本就是一氣呵成的,雖然敵人主要分布在東北,但他們何時會繞道由西北進攻誰也不知道,所以西北與東北都是極其重要的。而以戰謀和我認為是當時最佳的戰略,先以勝仗讓對方知道明朝不是能被侵門踏戶的,對於以後談和也很有利。戰爭不是拿來炫耀國力而是為百姓爭取祥和生活的,所以我認為袁崇煥以戰謀和在當時的局勢是正確的,卻也是觸犯皇帝殺機的導火線。
(五) 我認為是因為袁崇煥勢力過於龐大,就連皇帝要殺他也要擔心會激起兵變,這種皇帝認為自己無法掌控所造成的不安全感,是崇禎皇帝的一個心結。且他本就猜忌心重,袁崇煥強大的兵力足以對抗女真,哪一天叛變與明朝為敵,崇禎勢必無招架之力。但我認為讓崇禎下定決心要殺他的原因,是他未經過崇禎的同意,就不費吹灰之力剿滅勢力也不弱的朝廷命官,又把物資據為己有,讓崇禎覺得不被尊重。
(六) 我認為身為一個上級應該明察秋毫,公私分明,別像崇禎一樣因為有心結就做出了葬送明朝的決定。不僅愧對於列祖列宗,也讓一世英名的將領蒙上不白之冤,對袁崇煥來說是奇恥大辱,但他事後也自知自己這個嚴重的錯誤而自縊卻為時已晚。另外我認為袁崇煥其實在還沒出發去北京前,就大概知道此趟有去無回,卻顧及君臣禮節而踏上一條死路。雖說當時若抗命,他反叛的罪名也就成立了,但我相信對於女真的入侵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吳以恩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9-09-23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李冠龍 周二 10月 08, 2019 6:07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中華民族較為保守含蓄,以致於袁崇煥以守代攻,並且也意識到功高震主的危險性,因此不出關主動出擊,但清兵也束手無策,只是最後崇禎皇帝的猜忌多疑、聽信讒言,造成了袁崇煥的凌遲處死,且袁崇煥也忠貞愛國,對崇禎皇帝不合理的對待也接受下來,不予以反抗自立。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吳三桂面對邊關的勇猛將兵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威之以勢、誘之以利,最後讓官兵信服,邊關將士擁有高超的武藝,吳三桂不懼怕,抱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心態,雖然邊關將士被騙了,但最後吳三桂藉其相互廝殺,挑選出52名精於沙場的佼佼者,陪他一路成為遼東總兵,寫下歷史的一頁。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吳三桂讓官兵認清自己的命運,用他過人的說服能力,吸引關寧鐵騎追隨他。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袁崇煥以戰謀和的想法,圖得是邊疆居民的長治久安,為未來做好打算,雖然與統一天下、征服世界背道而馳,卻是最好的選擇。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從古至今,君王對自己的副手往往都是抱有戒心的,畢竟臣子擁兵自重屢見不鮮,為保持君王的崇高不可取代性,崇禎甚至不惜斷送自己的江山,去毀掉最有力可以制衡東北女真的督師。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用人不疑是崇禎最大需要克服的難題,其實在現實社會中,很多下屬憑藉著能力可以取領導者而代之,如穿上的大副殺了船長變成新一任船長,但在危急存亡之秋,應該要懂得權衡,而不是被讒言蒙蔽雙眼。

李冠龍

文章數 : 7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于靖左 周二 10月 08, 2019 8:15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皇帝有絕對權力,大家都要聽他的,然後不要做多餘的事。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面對一群驍勇善戰的士兵,無畏且從容不迫,而且很果斷、甚至有點瘋狂,竟然直接把他們的人質砍頭,誰知道砍了會發生甚麼事,有夠猛,直接氣勢壓制其他人。分析情勢也很猛,可以說是智勇雙全。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可能是因為他賞罰分明,好好跟著他、服從他,就可以吃香喝辣。而且照理來說,他們反叛都得死,跟著他可以免去一死,我想這可能也是個原因。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若只有東北有防禦,西北沒有,容易被女真從西北侵略,我想鞏固好邊疆是一個國家的首要任務。而以戰謀合、主動出擊可以讓女真認為攻打明朝可能沒有那麼簡單,而且打贏的話可以嚇嚇女真,不然一直被動防禦,總有一天會完蛋。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可能有被身旁的人影響,也有可能是怕自己不如袁崇煥,畢竟袁崇煥很優秀,功勞又多,士兵擁戴,害怕被取代加上自卑而做下錯誤決定。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在以前,若是屬下的名聲高過了君主,就算屬下沒有反叛的意思,很有可能惹來殺身之禍,這也沒辦法,君主總是會想東想西,不讓任何危險危害到自己的位子。但也真的蠻可憐的,如果真的認真幫助君主、國家,還會被這樣搞,一定很難過。

于靖左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9-08-28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沈傳鈞 周二 10月 08, 2019 9:05 pm

[quote="世清教官"]santa
本週主題為「中國儒將人格之時位中正」,我們公開觀賞的人物傳記影片~
江山風雨情之 吳三桂 v.s 袁崇煥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61530_ver_big_20160426150503
請各班組員回憶影片重點,並瀏覽本週課程講義
(返回「烽火映白袍」首頁https://wwws.ndmctsgh.edu.tw/web/MilitaryEthics/,點選「課程內容/課程講義」PDF),以針對下列課題來分享心得感想囉!

(一) 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軍人的價值:安國保民
軍人的信念:仁者無敵
軍人的修養:崇尚武德
(二) 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第一時間順著官兵的心意,對巡撫下手,深知若不先止住,將會讓明朝內患雪上加霜,表現出站在官兵的角度思考。之後,知道這群官兵是可用之才,於是打算採取恩威並重的方式平定,但皇上打算通通殺掉,於是吳三桂藉機讓他們亂鬥,得以倖存者免死,獲得了真正出類拔萃的戰士,雖然無法全數保留,但在兩相權衡之下,不至於損失太多戰力,種種顯示將領不僅要得軍心,還要拿捏好自身在朝廷的角色。
(三) 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第一、 從兵變事件中,知道吳三桂是會重用有才之士,相信自己能夠在他的旗下有所貢獻。
第二、 關寧鐵騎的編組策略是「遼人守遼地」,因此從本質上來說正是在為自己的故土打拼,此更加強了軍隊的凝聚力。
(四) )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雖然此舉表面上是消極的作為,但是明末政局混亂,興師動眾在此刻景況並非易事,甚至還要打敗驍勇善戰的後金大軍根本難如登天,為了延續明朝的國祚,這是不得已的手段。
(五) 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明末政局混亂,本來就已讓皇帝憂心不已,此時袁崇煥的頻頻大動作表面上似乎威脅著帝位,實質上皆是忠貞愛國的表現,疑心病成為崇禎皇帝自毀長城的最後一根稻草。
(六) 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身為領導者,時時刻刻都面臨著大局的變化,明察一切當然很重要,但是手法也要高明,不能只注重理性的目標而不管人情世故,因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面對下位者與上位者都要懂得應對進退。

沈傳鈞

文章數 : 7
注冊日期 : 2019-08-30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張凱鈞 周三 10月 09, 2019 5:27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中華民族深受儒家精神所影響,作戰時較注重名義與合理性,也較注重各司其職的概念,倘若踰踽,不論成敗都可能不被當世或後世接受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智謀:以威逼利誘雙管齊下說服城內叛軍繳械投降,並以使兵勇自相殘殺的方式挑選真正的精銳部隊
膽識:隻身前往叛軍城內談判並當機立斷斬首人質,抗命保留部分兵勇成為為自己效力的部隊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在關寧鐵騎的兵勇眼中,吳三桂的形象是「敢為了他們的福祉抗命的長官」以公平、簡單、粗暴的方式讓他們自己決定勝者,並不吝於與他們一同分享成果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西北聯防我認為是可行的,如同今天臺灣的金馬地區,如果當時也能達到西北聯防的目標,應該多少能嚇阻敵軍進犯;以戰謀和我認為只能是暫時性的止血,國力衰頹是不爭的事實,要維持長期的和平可不能單靠一位猛將或一兩次勝仗撐腰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袁崇煥的實力太強了,袁崇煥雖然只是一個駐守邊塞地區的將領,其戰力、謀略、統御能力甚至人望,說不定都比當時的崇禎皇帝高。自信極度不足的崇禎皇帝會覺得自己只是個被架空的傀儡,好像可有可無,出於害怕加上奸臣的一兩句閒言閒語,袁崇煥的死便是必然的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身為上位者應具備自信、自知、自省的能力
不自信,便會無時無刻懷疑下屬所為是不是在陷害、出賣自己,從而做出過度的處分
不自知,便無法了解下屬對自己真正的看法,可能人心盡失,自己還覺得深得民心
不自省,便會使過去的錯誤不斷重演,甚至導致更慘烈的犧牲

張凱鈞

文章數 : 2
注冊日期 : 2019-09-10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岳陵吳 周三 10月 09, 2019 9:29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中國文化透過將皇帝神格化來穩固統治的根基,凡聖旨必強調為天命不可違,使得臣民在做決策時必須考量到聖上的心意,或許原先考慮的策略相當實際,不過當有觸怒龍威的可能時便需立即迎合皇帝的旨意,不然可能招致殺身之禍,更甚者株連九族。雖然後面的朝代有些君主賜予邊疆將領當機立斷之權,但是不論成敗皆有風險,敗者為寇,不必多言自有處分;凱旋歸來者卻需擔心功高震主引起猜忌,長久下來導致軍事行動礙手礙腳,將領領導統御難以貫徹,無法發揮部隊真正實力。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1.知己知彼:吳三桂清楚邊將軍隊的重要性,也明白御林軍與其短兵相接不一定有勝算,且造成內耗,因此向隨行將領建議不應強行動武,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2.單槍匹馬、兵不厭詐、剛柔並濟:首先吳三桂表明願意支身進入城牆內與守軍談判以博取信任,接著,他雖然沒有攜帶足夠的軍餉,可是卻和守軍表示皇上命令他們攜帶五萬餘兩軍想來展現誠意,這個步驟是我覺得吳三桂膽識最為過人,也讓人敬佩的地方,他長年在外駐守,知曉應分配多少銀兩給將士較為合理,因此他先開出一個相對低的數目,一來是真的完全沒帶錢,若是表明空手而來絕對更會引起將士憤怒而遭到千刀萬剮,二來雖然機率很低,不過若是將士因此而滿足,這筆數字也是朝廷能勉強湊合出來的。接著,將士當然抗議這筆數目沒誠意,示弱無用,吳三桂當機立斷,言明牆外有御林軍,是千挑萬選的大內高手,趁著將士心中還在盤算勝算大小時,他更一刀斬斷人質太守的頭顱,讓眾將士毫無退路,在情勢不明的情況下,只能保守的照著吳三桂的建議走。
3.惜才之心:隨行將領貪功只顧眼前小利平定亂事回去領賞,罔顧國家社稷,吳三桂礙於他是長官委順其意,待到行刑日,使出猛招,講述利害關係,胸中沒有遠見的將領自然被吳三桂恫嚇住,將主導權讓出,吳三桂權衡情事後,讓將士回歸戰場精神,近身肉搏,勝者為王,淘汰弱者,既能交差又可以讓野戰部隊去蕪存菁,保住戰力。

以上三點都可以看出吳三桂智謀雙全,敢下重手又懂得惜才,是個將才。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照理說這些將士應在聽從吳三桂的話後卻差點命喪黃泉對其恨之入骨,不過吳三桂卻又給予他們九死一生的機會,加上前面的智謀表現,這批軍隊一定對吳三桂的威信完全臣服,因為主帥直接體現他們出身入死的精神,不效忠跟隨他便不是這批野戰軍的風格了!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其實片中情勢蠻像中台關係,貿然出戰的話,袁崇煥深知清軍會抓住把柄全面進攻,主上優柔寡斷,空說一場沒有實際作為,沒有中央支援不一定有勝算,所以寧願守成也不躁進,可惜偏偏崇禎誤信謠言,袁崇煥也因情非得已剿滅毛延龍踩到皇帝底線。若是沒有這些因素,長期抗戰下來南方資源豐饒,可以利用北方資源不足,且遊牧民族不易統合的特性各個擊破,邊疆天險自能庇佑中土詳和之勢。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古代歷史一定會影響崇禎心態,趙匡胤的黃袍加身殷鑑不遠,且龍位守成不易,權力鬥爭激烈,年輕黃帝一定害怕身經百戰的老臣帶領數萬精兵謀反,這樣的隱憂芒刺在背讓崇禎日思夜想不得安寧,袁崇煥突然的軍事行動加上救主不力以及東廠的錯誤情報將彼此僅存的信任關係消耗殆盡,讓崇禎即使被滿朝文武勸諫也鐵了心要將這個看似心腹大患的忠義老臣凌遲致死,只能說崇禎耗在其中的精神折磨必也相當大,也只能在自縊前懺悔之前所為。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曾有長輩勉勵在仕途中有三個最理想的做事標準
做好份內事
不道人是非
不擋人財路
現實環境中真的蠻難做到的,越是往高處爬毒蛇猛獸越多,只能謹記心存善念,不出手害人,但也要懂得明哲保身,更要知道急流勇退的時機,才不會得意忘形葬送人生後半段的幸福,老師的教材蘊含許多不言之教,讓學生在打心得、腦中反思後獲益良多,相當受用。

岳陵吳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9-08-28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鍾德煜 周三 10月 09, 2019 11:48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1.忠貞:
「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儒家對於處事的態度影響了數千年的中國史,尤其是軍事領域,舉例來說:文天祥對於南宋的忠貞,袁世凱忽必烈也僅能感嘅嘆道:「誰家無忠臣」;儘管袁崇煥面對崇禎皇帝的猜忌,仍是一心向明。儒家「忠貞」精神深入軍事倫理。
2.責任感:
中華將領對於勝敗非常看重我認為是責任感與義氣使然,項羽於烏江自刎是由於愧對江東父老以及身邊弟兄,他當然知道捲土重來未可知;戰敗切腹自殺的武士道精神也是責任感的展現。責任感成為評價武將的準則,深入影響中華的軍事倫理。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1.沈著穩定卻又反應敏捷:
面對關寧鐵騎這群剽悍軍隊的叛變,吳三桂沒有表現出慌張的神情,反而胸有成竹地向長官自薦能平定此事,面對這群猛將的質疑,也沒有慌了手腳,反而靠著有邏輯的分析與過人的氣場,成功說服他們。
2.盛氣凌人卻又心思縝密:
吳三桂在說服過程突然將人質砍了,如此舉動不僅讓叛軍失去了與朝廷談判的籌碼,也在他們心中投下一顆震撼彈,肯定畏吳三桂三分。然而,吳三桂卻也非一味地強勢,他在交涉過程常常為這些第一線的弟兄抱不平,言詞中處處以他們的立場設想,贏的鐵騎們對他承諾的信賴。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1.儘管起初以詐術讓他們廝殺,但吳三桂讓脫穎出來的菁英大口吃肉、分銀兩,能夠有福同享的將領讓部屬更願意為他打拼。
2.吳三桂說我只要夠猛、夠兇的菁英,讓留下來的這群鐵騎體認到自己的不同,多加了一份為吳三桂打拼的使命感。
3.從吳三桂平定叛亂的過程中不難發現他是一位非常具有領導氣質的領袖,綜合話術、智謀與氣勢等領導統御技巧,讓猛將們願意為他效勞。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我同意,僅靠長城是沒辦法完全抵禦外患的,西北缺口得以讓外患南下長驅直入,攻陷中原,除了固守東北更需要加強西北的防守。此外,以戰謀和我認為十分符合經濟效益,雖然主動出擊一開始勞民傷財,但以當時女真見到袁崇煥聞風喪膽的情況,拿下勝仗提醒女真短時間內明朝還沒有弱到任由你擺佈,至少能換取數十年的和平,總比結兄弟之盟長期繳交歲貢甚至遭女真踏破中原、滅國來得好。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1.信賴蕩然無存:
袁崇煥是歷代皇帝重用的將領,然而年輕的崇禎皇帝對於袁崇煥的人格與本事並不了解,不知道他對大明帝國的責任感與感情甚至認為能擊退女真是因爲他親自督軍之功,在缺乏瞭解的基礎,要完全信任袁崇煥本來就不容易,再加上太監的流言蜚語以及崇禎皇帝本身猜忌、聽取片面之詞與不實事求是的個性,造成一代忠臣的殞落。
2.功高震主:
皇帝是權力的最高展現,只要有人名聲比皇帝響亮、更受到軍隊的愛戴,時常會招受到皇帝的猜忌與懲處。遠在東北駐軍的袁崇煥,握有大明最剽悍的軍隊、擁有朝廷內外廣闊的人脈,只要袁崇煥一聲令下,要推翻明朝有何困難?這令崇禎皇帝太害怕了,恨不得把他處死,然而崇禎皇帝卻不知道一但袁崇煥消失,女真再也沒有不滅明朝的理由了。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過猶不及」、「中庸之道」是我看完此影片最大的感想。做人處事要有原則,當然不能當牆頭草,攀權趨利,成為不忠不義的臣子,但也不能保證你是忠臣就能明哲保身,袁崇煥是如此忠貞,卻因為不慎功高震主而掉了腦袋。同樣的在軍中,也是一個科層、權力分界明顯的組織,我認為凡是要保有一定的積極度,但也不宜過度嶄露鋒芒,讓長官對自己有所猜忌。

鍾德煜

文章數 : 7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林家鋐 周四 10月 10, 2019 2:08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中華文化長久以來深受儒家、道家思想影響,使其十分注重禮節,自然對於階級之間的區分就有較嚴格的共識,君王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像軍人等的在下位者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服從,
做好符合自己本分的事,揣度上位者的心思,避免觸犯到君主或貴族的底線,各自盡忠職守,穩定國本。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恩威並施、臨機應變。先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展現出自己的同理心,安撫叛軍的情緒。接著展現出過人的膽識,將人質官員砍殺,顯現出自身說到做到的氣勢,避免叛軍的要求得寸進尺,也順便將叛軍的籌碼拔除,並且為他們想好後路。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先展露出無情的一面,讓叛軍為了生存自相殘殺,留下五十名勇士,自然是歷經淘汰後的菁英,也讓他們感受到他的威信,接著再給他們良好的待遇,拉攏他們的心,知道跟著自己走決不會遭受虧待。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藉由西北聯防來抵禦外侮,能夠休養生息,讓官兵得到充分的休息,養精蓄銳,壯大自己的實力也能使鄰國不敢侵犯,達到真正平定邊疆的效果,而不是一再征戰,勞民傷財使國力減弱,讓其他敵對勢力虎視眈眈。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自古以來許多皇帝本來就會畏懼握有權勢和功不可沒的大臣,因為他們有巨大功績能使人民信服,加上擁有權力,若有一天起而推翻政權,自己便沒有反擊之力。所以多半對功臣抱持著猜忌的想法,剛好此時有大臣在一旁進讒言說他叛國,壓垮皇帝最後一根稻草,使他藉此藉口置袁崇煥於死地,以根除這個不確定的因素,但殊不知自己也是親手毀掉自己的王朝。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從第三者的角度去看這個故事,可以清楚地知曉事情的全貌,輕易的判斷出是非對錯,也許大家都知道在上位者的昏庸,替袁崇煥打抱不平。但是在現代這類事情依然沒有減少,隨時隨地仍都在發生,不知有多少真相被埋沒,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了解事情的真相,別被虛偽的外表所蒙騙。

林家鋐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林敬淩 周五 10月 11, 2019 10:29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中國歷代君王深受法家思想影響,導致君臣之間形成一下對上絕對服從的關係。因此不論一位將軍的戰功有多彪炳,最重要的還是要獲得君王的信任。舉例來說,兩個擁有同樣戰功的將軍,一位能獲得君主的信任和賞識,那他就是功在國疆;相反地,另一位將軍失信於他的君主,那就是功高震主,引人猜忌。我認為,由於這種君臣關係,讓許多將軍無法擁有掌握軍事的絕對權力,無法貫徹命令,這也是許多朝代衰亡的主要原因。如南宋的岳飛、明朝的袁崇煥。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冷靜機警:面對邊關兵變,吳三桂沒有刻意逃避,反而胸有成竹地自請平定兵變。面對兵變將士的刻意刁難,他巧妙地透過說之以理,誘之以利的方法,成功化解一場兵變。
   臨機應變:吳三桂原本沒有要殺京城來的那位官吏,但他發現無法取信於那些官兵,便下了重手,取下他的首級。讓那些官兵們認為吳三桂和他們是站在一起的,因此放下武器,吳三桂也成功化解一場流血衝突。雖然我不太認同吳三桂的這種行為,但在如此緊急的狀況下,這種作法實為上上策。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關寧鐵騎之所以會想追隨吳三桂,那是因為吳三桂展現了最高領導風範-恩威並施。他透過他們之間相互殘殺,留下50個活口,這是威的部分。最後對那些50位菁英,給他們非常好的待遇,這是恩的部分。如此作法讓那些關寧鐵騎知道自己的與眾不同,而願意追隨給他們這種機會的領導者-吳三桂。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我同意這種做法,針對西北聯防的部分,由於當時女真人不斷入侵,即使是萬里長城也中有失手的一天,但透過西北聯防,能夠有效阻斷女真人的入侵,大大提高戰略效益。
   關於以戰謀合,我認為雖然這是比較消極的做法,但由於當時明朝已經逐漸腐敗,唯有努力打好每一次戰爭,暫時消滅女真人的氣焰,使他們求和,相較於以錢、女人求和,這才是比較有效的做法,也能同時給自己一點喘息空間,思考如何徹底消滅女真這個棘手的外患。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崇禎皇帝原本就是多疑的個性,雖然他心裡知道袁崇煥是明朝邊疆最重要的支柱,也是他親手重用的將領。但他更怕的是明朝內部的威脅,由於袁崇煥握有重兵,想叛變那是輕而一舉,再加上王承恩等奸臣在一旁耳語,讓他下定決心殺了袁崇煥,以除後患,沒想到卻殺錯了人。明朝最後一根支柱倒塌,明朝正式走向敗亡的命運。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看到袁崇煥的例子,跟南宋的岳飛完全一模一樣的命運,明明戰功彪炳,又忠於國家,卻因為皇帝聽信小人,讓他們壯志未酬身先死,間接導致國家無法免於外族的侵略而滅亡。袁崇煥的故事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在我們生活的世代,也經常發生那些真正為國家做事的人經常無法獲得重用,反而是在高層旁搬弄是非的人,卻獲得高層賞識而扶搖直上,這種社會亂象原來自古就一直留傳下來。袁崇煥的例子實在值得我們省思。

林敬淩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羅啟洋 周六 10月 12, 2019 10:15 am

1. 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哪些不同的影響?
中華民族的軍事文化重視階級與絕對的服從,儒家文化也蘊含在裡面,君臣關係的明確界定讓下為者在做決定時也要揣度尚未者的想法,並且不能碰觸到上位者的底線,使得這種文化下導致的軍事文化,充滿著內心的揣度與猜忌!
2. 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吳三桂表現出軍人處變不驚的作為,面對問題時,臨危不亂,不臨陣退縮,最後成功時也不邀功,著實令人佩服!
3. 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恩威並施」是吳三桂運用的技巧,用重賞犒賞有功之人,相對的,以重罰懲罰那些反叛等有罪之人。不僅如此,吳三桂也很重視「心的連結」,將自己的部屬將領的心攏絡在一起,並視他們為自己很重視的心腹,使整個部隊向心力很強!
4. 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西北聯防」以合作的方式使北方防線更為完整,相反的,若沒有守住這塊,北京更有可能因此守不住。「以戰謀和」也是一個很有遠見的策略,縱使戰爭不是大家所樂見,但卻可以鞏固自己國家不弱勢的意向 ,讓敵人部會輕易地冒犯己方。
5. 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歷年來的君主大都猜忌心很重,為了無非就是鞏固自己的地位,縱使自己的部屬忠心耿耿,哪怕只要握有一定的兵力,都會引來軍主的疑心。再者,旁邊的小人三人成虎,更使君主無法看清誰才是真正忠誠的。
6. 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上下部屬的互動關係,即使自己對上司百般服從,仍然可能惹來不必要的負面關係。很多事情並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情,卻有可能被人擺了一道!看到最後一幕袁崇煥被凌遲處死,更是印象深刻,他一生不負明朝,最後竟受這種下場結束他的一生!

羅啟洋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董忠衢 周六 10月 12, 2019 11:40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Ans:傳統的社會概念與儒家思想規範著帶兵者,像是師出有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概念......等。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在軍事上深深影響著對自我要求極高且努力符合社會期待的將軍。從我們後見之明觀點來看,他們可說是愚忠,應該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才不會自我扼殺,且斷了國家的未來。「天日昭昭忠義癡」的袁崇煥,自己也知道崇禎的帝王之心,但是顧及知遇之恩與倫理道德等,慷慨赴義,這一步可說是明亡的導火線,使得明清之間攻守易勢。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Ans:
(1)果敢:面對兵變者,直接正面勸導,不包庇朝廷,而是直指朝廷薪餉的撥補荒謬之處,其膽識與果斷行事折服兵變者。甚至砍下地方官首級,作為威嚇與權威展示。
(2)鐵血:在挑選可以苟活的兵變者時,他選擇讓他們自相殘殺,以篩選出真正驍勇善戰、為存活而六親不認的死士,這樣的鐵血領導風格其實更在士兵中建立他的權威,同時也為吳三桂的鐵騎注入一批生力軍。
(3)風行雷厲:影片中的吳三桂,做每件事情都很果斷,心中有定見便立刻執行,從中可看出其機動、清晰的思維,這在帶兵作戰上會是一大利器,但是也可能會有武斷的缺點。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Ans:承上題,鐵血與風行雷厲的性格形塑了吳三桂的領導特質,而這樣的特質切合軍人,有勇有謀且謀有其箇中道理,這樣全能的軍事領導者,自然會散發領導魅力,吸引有志之士投入他的麾下。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Ans:一位軍事統帥必須有的認知是自己軍隊的性質,像是作戰續航力、機動性、後勤補給能力......等。因此,袁崇煥的戰略構想,其實有一部分考慮到後勤的支持能力,所以以戰謀合。戰是為謀合,這樣的概念下,採取守勢可能是戰略構想,但是,這樣的構想只是想法,真正實戰時,如果有機會可以趁勝追擊、斬草除根,我想袁崇煥肯定會更改戰略,在這樣彈性下的戰略肯定需要其他戰略的支持。所以,西北聯防成為前提,確保防禦沒有漏洞,以掩護東北進行戰略性進攻。在這樣的情勢下,以戰謀和的最佳狀態應該是這樣,所以當然不可能一昧給皇太極打,之後一次次把他擊退,這只能挫其銳氣,必須再加以追擊,潰渙皇太極軍隊,因此建立防線是為這樣的決勝點、決勝時刻做準備。我同意這樣的戰略構想,可安內又可攘外。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Ans:崇禎皇帝本身就猜忌多疑,他的帝王之心易受波動,甚至皇太極故意製造的反間計一次就讓他上鉤,從這點來切入分析中國君臣的互動關係,可以發現一個矛盾關係:君將軍權交給將軍,要他幫他打下江山,但是這是一面雙面斧,可能將軍藉清君側的理由逼宮,所以這樣的考量其實讓很多君主煩惱很久,因此制衡機制應運而生。像崇禎會派耳目作為監視,但是他過於信任他的消息來源,且本身就對袁崇煥有些猜忌,加上袁崇煥催餉與趕不上回師守京的事情讓崇禎不悅,這樣火上澆油,反而讓他忽略掉是敵方反間計的可能性,而導致崇禎這樣自毀長城的愚蠢作為,太多後見之明的論述指出崇禎是完全的錯誤,但是其實細想與換位思考,在那樣的位置,接受那樣的訊息,多少會受到影響,崇禎當然錯得離譜,但是有一部份的因素可能來自袁崇煥,在那樣的社會階層概念與體制下,應該是可以避免的,不讓崇禎疑神疑鬼到這樣的極端。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Ans:忠臣與愚忠這樣的課題值得我們去思考,後見之明是一種思考偏誤,當我們從第三人稱視角去看歷史時,常被全知觀點所誤導,而認為歷史人物當下的舉措很不理智,就像有些人會認為袁崇煥是愚忠,應該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繼續與皇太極作戰才對,但是當時的君臣關係已經是緊繃狀況了,如果繼續逆行其事只會牽連更多無辜的將士,影片中袁崇煥有提到,到時候東廠除的可能有更多人,如果在邊疆內戰的話,那皇太極就長驅直入了。其實當君臣關係緊繃到這樣的狀況時,大明的未來已經岌岌可危了,因為這代表君主在內部管理與互信上已經出了問題,後續管理邊疆將士上肯定會有更多問題與猜忌,所以與其說殺掉袁崇煥讓大明走向衰亡,不如說崇禎的存在讓大明走向衰亡,他這樣的性格,這樣的君主,對這個國家發展本來就是一大硬傷。

董忠衢

文章數 : 15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蔡凱仰 周六 10月 12, 2019 4:10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古代最重視的還是君王至高無上的權力,君主下的旨意就算是德高望重的將帥也要服從。但是大部分的君主並不懂軍事,他們下的旨往往會給在前線作戰的將士造成困擾。功高震主的結果再加上與皇帝的溝通不良會造成專業無法發揮、被皇帝誤會。現代軍事倫理受了古代的影響就演變成奉承、怕事、長官說什麼就什麼、能省一事則省一事。阻礙了台灣國軍的進步空間的。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吳三桂沉著的應對兵變的將士,用一顆人頭換取他們的信任和領導威信。而且他隻身一人進入城裡,絲毫沒有懼怕的樣子和直接揮刀砍了朝廷命官的頭的行為也給了他們一點恫嚇。並且,吳三桂懂得利用他們的籌碼,他們要的就是糧餉,但是朝廷給不出來該怎麼辦呢?直接殺了朝廷命官斷絕了他們的後路,讓他們拿不到朝廷的一點好處,再分享給他們自己的糧餉,讓他們只好做出折衷的選擇答應了。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讓他們自相殘殺為殘存者建立自信心與優越感,也可以讓他們被吳三桂這位領導者的特殊人格特質給降伏。為了馴服一群勇猛的戰士,就要比他們更凶猛。他們脫穎而出之後吳三桂便和他們稱兄道弟,說要一起喝酒吃肉分銀兩,這個舉動便是在和他們建立信任。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我非常同意以戰謀和,因為明朝當時內政跟經濟已經快要垮掉了。不應該主動出戰耗損國力,但是也不應該像宋朝這樣子都還沒打就一直退縮還給外族福利、自我貶低國家主權。以戰謀和可以讓明朝維持邊界安全,但是以防禦為主的作戰方針避免耗損沒必要的金錢和民生。用武力讓外族知難而退最好,此為和。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在軍中袁崇煥的地位是遠遠高過皇帝的,因為在軍中大帥就像是將士們的父親一樣理解他們。古代只要有人名聲高過皇帝的自然都會被猜忌起疑。而且袁崇煥的兵權太大、人脈又廣,一聲令下就可以舉兵推翻明朝,崇禎皇帝本來就認為他有可能擁兵自重。袁崇煥還擅自殺了毛文龍,不管有什麼理由,這件事情對皇帝來說就是在擴大自己的實力。最後皇帝又中了滿人的反間計。對他來說袁崇煥是一個內憂,會直接對他政權造成威脅的會先除掉。因為袁崇煥走了之後還可以再找一個將軍去代替他,至少是先解決了他認為最大的隱憂。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從古代到現在就常常看到有功之人被小人所陷害,而小人卻飛黃騰達的例子。所以我覺得一個忠貞的人不應該只遵守自己的原則,在皇帝至上的時代他們應該要懂得和皇帝搞一些關係,要讓皇帝認識自己,而不要一味自命清高。當皇帝不理解自己就很容易被誤會。現在在職場上面對主管也是這個道理。

蔡凱仰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黃柏維 周六 10月 12, 2019 7:49 pm

[quote="世清教官"]santa
本週主題為「中國儒將人格之時位中正」,我們公開觀賞的人物傳記影片~
江山風雨情之 吳三桂 v.s 袁崇煥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61530_ver_big_20160426150503
請各班組員回憶影片重點,並瀏覽本週課程講義
(返回「烽火映白袍」首頁https://wwws.ndmctsgh.edu.tw/web/MilitaryEthics/,點選「課程內容/課程講義」PDF),以針對下列課題來分享心得感想囉!

[color=black](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自古以來,中華文化重視團體利益而非個人意志,尤其上級的命令其下屬必須絕對服從,進而維護整體的指揮系統。然而,這樣得體制較難以應付緊急的狀況,無法臨機應變而顯得僵化。反倒西方國家的制度就比較有彈性,有時能在不違反大方向下,能依據當時的情況作些微調整。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首先,冷靜沈著的態度對一個談判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吳三桂即使身處在驍勇善戰的叛軍中,面對其威脅與要求不但沒有屈服,相反地還臨機應變、軟硬兼施,最後說服成功,讓叛軍妥協。此外,吳三桂也以大局為重,當場即殺了被挾持的巡撫,一來對方沒了籌碼談判,還能為叛軍的行為脫罪,進而使叛軍更加信任自己。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長官與下屬間的信任關係是相當重要的。雖然原本上級長官命令全部叛軍都必須處死,但吳三桂卻也不斷想盡辦法,用話術說服長官不要將他們趕盡殺絕,即便最後只能留下少部分的人,也不負當初對於自己對叛軍的承諾。對剩餘的那幾名關寧鐵騎而言,吳三桂並未違背他所說的話。凡事言出必行,自然會得到那些部屬們的信任與忠誠。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戰爭的目的並不是要殲滅敵人,而是為了守護想守護的人。且當時內部衰疲的明末已經快無法守住自家的長城,更別說去征服一個剛崛起的北方民族。以戰謀合,讓兩國在戰爭的對峙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朔造出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的默契,讓對方摸不透我方的軍事力量反而是比較明智的。表面看似退而不戰,但實際上卻是為關鍵時刻蓄勢待發。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對於一位高權重的皇帝而言,無法聽從自己,甚至會擅自下決定部署反而更加難以控制。這位不盡人意的部下又是一位武力強大的將軍,其剛愎自用的個性,再加上其他大臣也都是袁崇煥的支持者,崇禎因此認為此現象已經嚴重影響自己的威望。當然袁崇煥的死並不全是崇禎的錯,即便自己認為某些決策是有益於國家整體的,但還是要在某種程度上尊重上位的領導人,透過互相溝通使對方理解反而是更重要的。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岳飛、韓信、袁崇煥等在戰場上殺敵無數,遺憾的是,這些功績顯赫的猛將最後不也是難逃殺身之禍,令人惋惜。這似乎也告誡了後世的人們,有時我們的考量似乎還是有所侷限,要如何兼顧大局成了一道難解的練習題。在漫漫長路中不免徬徨失措,但尋回自己的初衷,為這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或許才會發現那些依舊就在黑夜中靜靜閃耀著、值得守護的人事物。
黃柏維
黃柏維

文章數 : 15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年齡 : 23
來自 : 台南

https://www.facebook.com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江山風雨情之 吳三桂 v.s 袁崇煥 心得感想 (鄭子鴻)

發表  鄭子鴻 周六 10月 12, 2019 10:45 pm

(一) 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中華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中心,承襲自唐虞夏商周所傳述下來的王道仁政思想,強調「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重視上位者應有的表率作用,才能風行草偃。故在此背景下將使得中國的軍隊較其他軍隊更具有上下服從的關係,下位者較不易有機會去反駁上位者之決定,而且當執行成效不彰時,由下位者負擔所失之責任。也在中華文化的背景下發展出「知兵非好戰」、「慎戰而備戰」、「義兵必勝」、「以戰止戰」等軍事觀點。

(二) 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明顯可見的即為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國家利益大於個人利益之膽識,獨自一人走進對方軍營中犧牲自己去與對方談論條件,其英勇表率值得每位具有軍人身分的人們學習,而其利用軍隊自相殘殺之方法留下英勇的53位戰士也稱得上是智謀,經過選淘,使得菁英得以被留下,也讓這群堅持到底的得以更有向心力昂首闊步無畏地去面對接下來的每一場戰役 Cool

(三) 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吳三桂自身具有極為優秀之軍事統御能力,能讓被他領導之軍隊打從心裡產生對其崇拜之意,因而使其能獲取此之軍隊之歡心,而又因其具有即為豪邁之智謀與膽識,就像是「勇者生,弱者死」使自己軍隊互相殘殺之戰役,便是一種透過讓戰士們親身體會唯有無謂的決心,才有可能成大業之實例 bounce

(四) 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若能透過幾場小戰爭驚動敵軍,使得敵軍因害怕而來求和,這樣所損失之財務與人力必少於正面與敵軍迎戰,而若僅在稱號上(例如兄弟、君臣)稍微謙讓一下敵軍就能換取多年來的和平,那寧願選擇以這樣的方式謀取和平 Very Happy

(五) 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我覺得這跟崇禎本身之個性有極大關聯,感覺起來他是個比較自私,眼光相對短淺且見不得身旁的人比他優秀的人,而輕信身旁小人的流言蜚語,又因為袁崇煥聲名遠播,處處受人歡迎,待人處世上勢如破竹,因而透過外人不實謠言將其處以重刑以滿足長期以來對其忌妒之心境 Evil or Very Mad

(六) 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看完這部影片感到有些感慨,類似此種冤獄的事件不僅在當時有,現今也仍存在於社會當中,將此部影片與前幾週看的徐自強的無罪之路相呼應,當決策者(上位者)未能放下身段,親自去了解事情的真相與原由,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冤枉而蒙受不白之冤,當時若崇禎皇帝能多去深入了解袁崇煥這位將士,並多依些的包容,或許後來的明朝就會因多了這位高瞻遠矚的軍事謀略家而使其國世更加綿長久遠,成為歷史中的大帝國 Smile
鄭子鴻
鄭子鴻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年齡 : 2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鄭祺丰 周日 10月 13, 2019 4:08 pm

(一) 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中華文化特別重視君臣之間的上下關係,其優點為能夠帶來政局的穩定,但若在上位者並非明智的皇帝,時常會發生軍隊除了是保衛國土的戰士,也成了昏君用來殲滅政敵、鞏固權力的手段。

(二) 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除了展現軍人應有的服從,上了戰場後,儘管我軍兵力嚴重落後,期仍能拿出十分的自信向敵人喊話,用心戰的方式攻破敵心,不戰而勝。

(三) 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吳三桂對手下的士兵視如己出,絕不虧待,且吳三桂總能讓手下感受到自己的長官和自己是站在同一條船上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將官。

(四) 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認同。首先,以當時明朝的戰力而言,要與正在崛起的女真硬碰硬不一定能獲得勝利。再者,戰爭勞民傷財,若能求和再好不過。

(五) 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袁崇煥多次立下大功,早在東北地區深得民心。崇禎打從心底就不喜歡這個人,加上聽信了毫無憑據的謠言,最終鑄下了這次大錯。

(六) 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對袁崇煥的際遇感到惋惜。一位從先皇帝執政時就開始效力的忠臣,不僅對皇帝忠誠,在自身職務方面也顧守本分,受到當地人民愛戴。怎知一切的效忠都被奸臣說成是為篡位而做的準備,可悲的是昏庸的崇禎居然相信這番胡言。儘管如此,忠誠直至最後一刻的袁崇煥,其情操著實令人感佩!

鄭祺丰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陳奕宇 周日 10月 13, 2019 6:19 pm

(一) 皇權至上且重視服從,上級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就算將領有好的作戰策略,若皇帝不信任,則一樣無所作為。

(二) 冷靜機警、有勇有謀且臨危不亂

(三) 先展現嚴厲的一面,讓他們廝殺,留下的便是精銳中的精銳,再給予恩惠,說跟隨他的弟兄可以一起喝酒吃肉分銀子,充分詮釋了恩威並施。

(四) 我認為是合理的,畢竟以明朝當時的軍力,並不保證一定能打贏兇悍的女真部隊。若是能打贏幾場勝仗,讓女真部族有所忌憚,便可以議和,既可以避免生靈塗炭,亦可以化解一場外族之亂。

(五) 君王猜忌多疑,且袁崇煥威望遠播,朝廷大臣和邊境軍對街擁戴袁崇煥,崇禎帝擔心其功高震主。

(六) 我認為上位者必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選擇任用誰,則需相信此人的決定和自己的判斷。若是像崇禎帝一樣猜忌多疑,則會葬送大將袁崇煥的性命和大明朝的江山。

陳奕宇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蔡維中 周一 10月 14, 2019 8:14 pm

(一) 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第一,中國在意「夷夏之防」,民族主義的影響下,中國的軍隊不那麼重視少數民族的人權。在苗變或回變等等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政府以高壓方式去掃除亂黨,而史書往往對此輕描淡寫。
第二,中國素來以「天朝」自居,又自古以來是強大的「陸上帝國」,中國出兵的目標不會是「經濟殖民」,而是要求「稱臣納貢」,比較少用強大軍事力量去剝削當地民眾和獨佔當地產業。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第一,吳三桂是位有同理心的將領,他懂這塊土地、這群兵,所以他的話語能打動這群走投無路的士兵們。
第二,吳三桂的應變能力很強,當他發現狀況因為人質而陷入膠著,他果斷殺了那位官員。以現在的角度來看,吳三桂或許相當「殘忍」,然而他卻力行「亂世用重典」這一準則。
第三,吳三桂理解人心,他看穿禁軍將領怕事的心理,以自身的經驗與自信的氣場說服了他,並得以避免叛軍被全部處決的下場
第四,吳三桂說一不二,只留五十人就是五十人,不會因為眼前辛酸而殘忍的內戰而信口雌黃,加深他在軍隊的威信。
第五,吳三桂有大將的氣度和勇氣,面對一群剛剛手足相殘、凶神惡煞的士兵,他能冷靜地去迎接他們,並重新接納、去帶領這群士兵。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吳三桂雖然鐵石心腸,但他說話算話,而且設身處地為「鐵騎」們著想。
吳三桂說:「不比他們狠,根本帶不了這些兵」,一位好將領不只會為死去的部下哀弔或哭泣,而是能維持部隊的士氣和紀律,並將部隊打造成百戰百勝的勁旅。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我同意他的看法,「聯合次要的的人打擊」是戰國時代就有的方法。謀取合作的同時可以放下爭端,減少眼下的敵人,更可以保護中原的安寧。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中國君臣的關係是「伴君如伴虎」,在中國不是忠誠就可以得到君主的理解;揣摩上意也是相當重要的。中國在明清瞭朝走向完全的中央極權,君主與臣子的距離越拉越大,反而使彼此無法互相理解。
有史學家認為崇禎皇帝並非昏君,他也曾想勵精圖治,然而剛愎自用的個性使他不相信任何人,甚至誤信皇太極的挑播離間。
國家正處風雨飄搖之際,流匪和滿清的威脅充斥關外關內,身為守關大將必須與朝廷和平共處,大將必須有足夠的心機去避免誹謗與重傷。然而國家正值危南之際,大將手握重權難免令君王猜疑,不斷傳來的捷報更是功高震主,這世代代將領與君主道不完的心結。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極權的時代沒有公平正義,有時複雜的政局和猜疑的君主可以害死不少人傑。“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這是史記對韓信的評論,人心善妒,如何與好上司相處是永遠的課題。 
如果是法治世界,下屬有法律去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然而現代的職場問題可能更複雜。適時「積極進取」、適時「明哲保身」,事業的路程難免有起起伏伏,「著意便迷惑」,「工作室老闆的、人生是自己的」,萬萬記住事業只是人生的一部份。

蔡維中

文章數 : 8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M118仁 許智翔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

發表  許智翔 周二 10月 15, 2019 6:19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A:中華民族很強調「忠君」,但很多時候下屬表現出來的是「愚忠」,不論主上是否做出正確的決定,下屬都會照辦,要是袁崇煥懂得保護自己,不那麼輕易赴死,或許明朝國祚能延續更久,同此道理,許多朝代的忠臣或大將也死於自己的「愚忠」,實在令人惋惜。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A:身為一個軍人,勇敢絕對是首要條件,吳三桂臨危受命,面對敵眾我寡的情況依然保持冷靜想出奇策,這就像是球隊二軍看見先發大敗後,必須上場救援一樣令人擔心卻又忍不住加油歡呼。有勇當然不能無謀,他殺掉被挾持的人質,對於看慣即刻救援或相似電影的我們來說這絕對出乎意料之外,但靠著出色的口才和攻心之計成功掌控局勢,這絕對是我們該學習的。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A:吳三桂不只展現出英勇的一面,還具備武將少有的謀略,更懂人心,知道要先殺再開恩才能讓人臣服,而後保證糧食和薪餉的穩定,這讓他們更沒有背叛的理由,如此全能的一個人,怎可能不吸引勇士相隨?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A:袁崇煥的主力部隊在東北山海關,如果加強西北戍守,能更完整的阻止女真南下;雖然袁崇煥希望能早點解決後金這個大患,但他的兵力無法一舉殲滅,因此決定以守為主、以攻為次,而事實證明他的戰略是成功的,這也讓我們知道防守不一定是怯戰,而是在等待最佳的進攻時機。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A:皇帝在所有人眼中,應該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但在這紛擾的局勢下,出現了救世主袁崇煥將軍,他打得後金落花流水,除掉許多重要將領,威名遠播,足以撼動崇禎萬人之上的地位,而後又出現袁崇煥通敵的傳聞,這足以顛覆國家的罪刑,怎可置之不理?因此崇禎必除掉眼前這個快要不可控制的眼中釘。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A:一位英明的皇帝遇上忠誠勇猛的將領,絕對是當代之幸,可惜在太多的歷史故事中,我們看見了忠臣遭受迫害的悲劇;崇禎皇帝不可能不知袁崇煥是捍衛疆土的核心人物,卻中了敵軍反間計,自毀國家的中流砥柱,導致明朝敗亡,這讓我想起岳飛「莫須有」的罪名,一樣是那麼令人義憤填膺!不論在古代或現今,我們都不能只是老實人,還要懂人情世故、人心善惡,有時候太單純,只會白白成為他人刀下的犧牲品。

許智翔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9-08-28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M118忠 林韋翔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

發表  林韋翔 周三 10月 16, 2019 11:31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A:當談及中華民族文化與軍事倫理的關係,大體由「正統性」與「利益」可概括,但可依朝代的內憂外患,下分為不同的種類,如:曾強盛一時的漢、唐兩朝,重視君臣之間的良性溝通,上下位者關係較為親近,又不使皇帝喪失尊嚴,造就兩朝根基的穩固,而匈奴、突厥等外族的入侵,使君臣間,以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而上下一心;積弱的宋朝,一心求和的皇帝們,造就寇準、岳飛、韓世忠、陸秀夫等悲劇英雄;君不君,臣不臣的五代十國,同一位臣子,見風轉舵,服侍2個以上的朝代君主,甚至弒君,喪盡君事倫理;君權高漲的明朝,對武將的懲罰多具污辱性,如遼東名將袁崇煥遭凌遲,間接造就一代奸雄吳三桂於史上發光發熱。由此可見,中華民族文化與軍事倫理間,以「維護朝代的延續、民族性」為理論準則,而有朝代的興盛;但中華民族比起其他民族,「貪」的缺點甚為嚴重,也造就中國朝代的頻繁更換與衰敗。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A:

1.一位能被傳誦千古的名將,除了要有武術技藝,腦中的知識與靈活度,是讓他非「匹夫」的關鍵。前一題有提及,中華民族的通病為:「貪」。吳三桂將這項缺點加以利用,以「利益」脅迫叛亂軍人,又以「利益」獲取他們認同,令人嘆服。
2.吳三桂聰明在於,他做事總是為自己著想,而非國家,跳脫中華民族愚忠文化的束縛。以自身利益為中心思想,從他讓叛亂將士互相打鬥,藉此將53位精兵收為心腹便可知曉。
3.口才。同一件事,好口才的人可獲取人心;較差者卻可能有反效果。若非吳三桂鏗鏘有力、自信滿滿的發言,恐怕叛亂將士們不會如此容易放棄抵抗政府。
4.做事果斷。吳三桂逮捕自己的上司袁崇煥,絲毫不動搖,若其扭扭捏捏、婦人之仁,相信他無法爬得那麼快、那麼高。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A:承上題所言,吳三桂所說的從在影片中便能知曉,此處不再贅述,這裡探討他的話術為何如此有力:
1.懂得對方最期待的願望:錢、酒、肉,人心就是這麼單純。
2.懂得對方最害怕的後果:死亡、甚至諸九族。雖然在自相殘殺中只剩53人,但皆非出自官兵之手。
3.重信用:他的承諾,全數達成,甚至福利加碼。想像我們自身經驗,能提早離宣就開心的不得了,何況他們獲得一頓大餐,與將軍的重用?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A:對於減少傷亡,又能維護國家、民族尊嚴而言,我相信「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是最好的選擇,我相信袁崇煥。我們難以精確評斷袁崇煥的人格,但可以藉邏輯思考判斷此戰略構想的合理性:
1.若一心簽訂屈辱和平條款,獲得的僅是短短時間的和平,但失去的,是對面陣營對我們的尊重,被了解膽小怕事的事實。
2.對面不費一兵一卒,獲取割地、鉅額賠款、甚至未來戰略的龐大利益,我方豈不更虧?
3.硬起來對抗外敵,讓對方知道我方並非紙老虎一隻,甚至用強大戰略智謀出奇制勝,迫使對方求和,贏了戰爭又贏了面子,大快人心。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A:第一題有提到,明、清君權遠遠凌駕於前朝,明代更有受皇帝信賴的東廠閹人鬼祟挑撥。朱由檢從小生活於深宮,不經事面,疑心病重。於是,被矇在鼓裡的崇禎位防止多一強敵,先手下為強,其實情有可原。「至少是自毀長城,而非做繭自縛」崇禎很有可能是這麼想的,而用凌遲殺袁崇煥,便是宣揚君權威力的手段。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A:先安頓好自己,行有餘力再去幫助他人。曾看過的小說主角曾說:「幸福會過頭嗎?當然不會,這都是屬於自己的幸福,若真的認為滿溢出來了,分享給需要的人不就好了?」雖情境不同,但有一點對自己的自私是絕對必要的。為參與社團而忽略家人、為維持友誼背棄自己的初衷、為救人而喪命、為國家而被凌遲,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並不是說幫助他人是不對的,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前提是自己的心靈是富足的、或藉助人使自己心靈富足。吳三桂讓叛亂軍人互相打鬥以獲取精兵、豪不留情親自逮捕袁崇煥、背棄中華民族引清兵入關、願意留在南方稱王不回北京,甚至最後的三藩之亂,哪一次不是先想到自己的利益呢?看似偏激自私,但想活的安穩,活的快樂,不被人心的險惡吞噬,這才是我認為最佳的生活之道。

林韋翔

文章數 : 7
注冊日期 : 2019-08-28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劉竣宇 周四 10月 17, 2019 10:51 pm

(一) 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中華民族中軍人對於君王的命令要絕對服從,在決定前都要先揣測一下君王的想法,因為手握兵權,所以還要避免功高震主,然而更深層面則是儒家、法家理論的展現。上位者利用儒家所推崇的道德典範作為法家利用權謀的工具,因此只要提倡正名區分位階,身為臣下,便要迎合上位者。要注意的是,權力本身就是人在社會中所必須的事物,而儒法二家的交替使用可以使君臣關係維持,也就是所謂的有秩序,讓國家有人保衛卻又不會引發內亂,這種影響沒有對錯。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以智謀而言,他殺了人質,表面上看似無謀,卻是為了大局著想,讓叛軍失去談判的籌碼,也給了他們一個警告讓他們知道對國家而言他們沒有談判的餘地,並且讓叛軍自相殘殺,留下剩餘的人,除了削弱了他們勢力,也為自己留下關寧鐵騎的根基,更是給了他們一個鐵血無私的形象;膽識的部分則是年輕的他卻能夠在面對敵眾我寡的情況下依然如此冷靜的處理艱困的任務,不失一位將領應盡的風範。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我認為他們願意跟隨吳三桂是因為他過去的經歷讓戰士們信服。吳三桂有領袖的風範,他有氣魄、有膽勢、不計舊帳,我想這些就是他的個人魅力所在。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先不論皇帝是否信任他,我認為這個構想不過是個權宜之計,先假設皇帝信任他,讓他執行這個計畫,等到時間久了,袁崇煥下台了,而外族又開始侵犯,這個問題就會永遠存在,我認為應該在他有生之年,盡可能地去剿滅他們又或者是將他們收服為明朝的一份子,並教導他們農耕或商業的知識,不然以遊牧民族來說,一旦食物缺少了,他們必然會繼續作亂,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首先,君臣的互動講究的就是信任,一代梟雄曹操也曾說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崇禎本身就是一個小心眼的人,加上之前與袁崇煥就有些過節,在崇禎眼裡,袁崇煥就是那位疑人,這樣的君臣互動必然會招致殺頭,我相信就算沒有敵軍的挑撥,時間久了,又或者是袁崇煥又立了什麼偉大的奇功,他也一樣會被殺頭。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這周最大的感想就是會打仗的人不見得會搞政治,真是令人不勝唏噓,君王或許要防底下的人勢力過大,但是為了平衡君臣關係,竟然可以殺掉一個護國支柱,就我的知識裡能搞定這件事的人,就只有宋朝名將韓世忠而已,但是他也是靠後期不斷地向皇帝要賞賜,才能讓皇帝相信她不過就是個貪圖利益的人而已,或許袁崇煥可以向他學習,不要這麼注重軍人禮儀,或許能活久一點。

劉竣宇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9-08-28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李介豪 周六 10月 19, 2019 8:40 pm

(一) 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中華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並遵守著相當嚴密的階級關係,誠如孔子所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如此鐵律會讓某些決策執行時,失去其公允及價值判斷的能力,變成只是一種無條件的遵從。
(二) 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吳三桂充分掌握了敵方的心理,並能冷靜應對叛軍在即的危亂之勢,施以威嚴,用軟硬兼施的方式讓叛軍不得不退一步。
(三) 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吳三桂在勸降叛軍之際已經展現了他的果斷及威猛,還有誇口御林軍的強大,讓這些叛軍明白自己已經沒有退路,要生存就只能和自己的同袍自相殘殺不可。
(四) 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我認為西北聯防是必要的,這項策略不僅是一種對朝廷的保護,也是對女真的威嚇。畢竟若以金謀合,只會重演過去外族變本加厲的要求,最後甚至會加以侵略,到那時朝廷勢必已無力抵抗。
(五) 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正如老師所說的,崇禎皇帝是一位缺乏自信的皇帝,常常猜忌、試探人心,不願相信別人。殊不知,女真的謀士運用崇禎皇帝此一缺點,處處設計,使皇帝對袁崇煥的信任動搖。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袁崇煥勢力過大,皇帝為了平衡勢力,不得不做出此一裁決。
(六) 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我認為在上位者必須要有高度的氣量和智慧,並懂得用不同層面去思考,最後做出一個對整體利益最佳化的決定。在這場利益競爭之中,我們要做的或許就是要想辦法趨利避害,明哲保身,多方掌握資訊,使自己免於成為名利相鬥的犧牲者。

李介豪

文章數 : 5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許致捷 周日 10月 20, 2019 1:50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在課堂上,老師播放江山風雨情中,袁崇煥與吳三桂的片段,在這之中,特別讓我感觸良多的是中華民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觀念,在這歷史的漫漫長流之中,有人流下了一世英名,成為了「忠臣」與「賢君」,當然也有人留下一世惡名,成為了「昏君」與「叛臣」,在這些中華文化的束縛之下,本該是忠臣的袁崇煥,就算耗盡其一生的努力,還是無法扭轉君王對他的聖旨,成了一縷冤魂。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1.隻身入關:以平定兵變之身分前往關頭,知道兩邊都是自己國內的士兵,就算打起來,也沒有任何的好處,因此決定冒險一試,隻身進入敵人的中心,試圖說服所有人。
2.臨場反應:了解到叛軍的最後底線,因此臨時改變策略,完成讓所有人放下武器的結果。
3.掌握軍心:正因為同樣是四處征戰軍人,與待在首都的綠林軍不同,所以才能明確地掌握所有人的想法,達成上頭交辦的任務。
4.惜將惜才:雖然不費一兵一卒讓叛兵放下武器,但卻在之後發現皇上要殺死所有反叛的人,出於惜才的想法,最終讓宋軍台退讓,留下53人。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在影片中,我發現吳三桂不愧是真正的將才,懂得利用言語讓那53人相信自己是因為他的關係,而得以獲得活命的機會,其實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送他們入刑場的不就是吳三桂,但是吳三桂卻能夠反轉自己的缺失,讓他們深信自己是被救出來的。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歷史上,充滿著大大小小的戰事,雖然後人會為它們下定義,但卻不代表真正的對與錯,以當時的角度來看,與西北聯防是最正確的想法,而以戰謀和確不一定能夠達成,戰略只不過是戰略,真正的戰場是瞬息萬變的,可不是像電玩遊戲,僅僅只是數字的變動,那麼容易操控,尤其是人心特別難以捉摸,對袁崇煥來說女真是前面的敵人,朝廷同時也是後面的敵人,如果將人這因素去除,那這戰略構想當然是最實際且有效的。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絕對的政治使人絕對的腐敗,掌握君權久了,難免會猜忌多疑,也許崇禎今天不殺袁崇煥,隔天死在宮中的就是自己,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崇禎也不過只是想多活幾年。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人心是這部影片最難以捉摸也最引人入勝的一點,從影片中我們學習到的不只是歷史,更多的是中華文化的根,也是精髓。

許致捷

文章數 : 7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2 Empty M118張喬洋407010124,《江山風雨情》

發表  張喬洋 周日 10月 20, 2019 10:01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或許受傳統儒家文化影響,中華民族文化相對保守且制式化,常常被動/被迫的順應時代潮流。此外,日本有武士到、西方有騎士精神,都是武將性質,但中華文化似乎沒有一套武將的標準,僅以儒家思想做為圭臬。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吳三桂隻身一人前往便足以展現其過人膽識,但空有勇氣並無法平息兵變,幸好他智勇雙全,對於叛亂者恩威並濟,果敢果決地斬殺使者,說明自己是站在眾將士這邊的,收買人心,並說明自己帶了朝廷的賞金。再者,向眾將士施壓,說明城外都是都城的大內高手,若開戰必定血流成河。誘之以利、脅之以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兵變還有不平息的道理嗎?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俗話說的好:「帶人要帶到心」,但並不是一句:「我把各位當兄弟」就能夠收服軍心,還必須夠狠夠辣,吳三桂將眾人逼入死囚的境地,再提供一條心狠手辣的生存之路,將眾人的生存意志提升到最高,選出來最強的鐵騎軍,並堅決將200人斬殺到50人時才收手,讓眾將士看見吳三桂的鐵血紀律是不容撼動的。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盟友不能少,但敵人絕對不許多,我認同袁崇煥「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考量到明代到崇禎以示強弩之末,國立、財力、兵力已日漸衰亡,若盲目追求武力壯大自己國家,就算戰爭勝利,對於朝廷仍有重大的損傷,更不用說百姓的福祉。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除了影片中崇禎聽信謠言的影響外,自大自滿且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的人格也是殺袁崇煥的理由之一。袁崇煥坐擁大軍,在長城一帶具有強大號召立,眾將士皆聽令且信服於袁崇煥,成為皇帝的一大威脅,此外經城與長城兩地相距甚遠,難以隨時掌握局勢,儼然成為皇帝最懼怕的一大勢力,崇禎認為其威脅甚至勝過長城外的女真人。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時勢造英雄,也誤英雄,吳三桂的膽識與謀略在兵荒馬亂的明末大放異彩,卻沒有成為一代梟雄的氣度,不懂得權衡輕重而引狼入室,自毀前程。袁崇煥身為一代名將,深具智慧且收服軍心,可說是明末的救命稻草,但卻因為時事因素,受人小人讒言、未被君王賞識,成為忠臣悲歌。

張喬洋

文章數 : 5
注冊日期 : 2019-09-04

回頂端 向下

2頁(共6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