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烽火映白袍」課程討論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34
林佳儒
陳奎元
許晉毓
邱煒勝
李勁奕
張立諺
歐璿
張嘉慶
潘稚羲
侯智鈞
陳功超
李佳儒
孔繁璇
林政彥
歐昊卓
方紹軒
林農陞
羅伊婷
吳鑫和
許廷輔
育慈
郭威廷
楊東隆
林芊芊
趙圓平
李柏廷
劉昇雯
政庭
*黃農茵*
M109 林庭毅
蔡明真
Tung Liu
王瑋德
世清教官
38 posters

3頁(共3頁) 上一頁  1, 2, 3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3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訪客 周六 10月 02, 2010 5:37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中華民族的內涵有一部分是犧牲小我,在西方世界,個人的重要性不可忽略,但東方則多有以一己之犧牲換國家之榮耀的想法。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勇敢果決,沒有婦人之仁。且能洞悉當地叛軍的情緒變化,即時威脅利誘,順利達成任務。而在上位者要打破他的承諾時,也立刻隨機應變,告訴叛軍們想殺他們的是誰,而吳三桂提出的互相殘殺反而是給他們一條活路。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對叛軍來說,當原本的承諾被推翻時,理應十分憤怒,但如前面所提,推翻承諾的另有其人,吳三桂的提議反倒是給他們一個活下去的機會,再者,吳三桂把原本承諾他們的銀子分了下去,人少了,分的銀子自然就多了。雖然總數依舊是那些,但原本認定只拿得到少數,一下子變多的,叛軍自然滿意,頗有朝三暮四的味道;這也可以看出吳三桂思慮之深,我們可以合理的推論,吳三桂一開始就只想要留下五十個人,御林軍只不過是他的棋子罷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只帶了那些銀子。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當時戰局兩軍勢均力敵,明朝藉著城池固若金湯,女真屢攻不下;相反的,女真騎馬打仗,擅長游擊,出了城池明朝也不是女真的對手。以當時條件來看,女真位處荒涼之地,或許是覬覦土地與糧食而進犯;中原土地雖肥沃,但外患不絕,或可挾厲兵秣馬之際給其一次打擊,使其主動謀和,以使百姓休養生息。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若不殺袁崇煥,則內外輿論皇帝無能怯懦,且朝內各派官員必借題發揮,造成朝庭內官員互相攻擊,最後因黨爭而國力漸衰...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史上忠臣聖賢在世時,多為人猜忌懷疑、污衊陷害,輕者貶官發配,重者如袁崇煥般處死凌遲,令人感到十分感慨。一心為國卻得到如此下場,百年後雖得平反,但身已死、家已破、國已亡,我無法操控或得知他人的想法,但我希望我不會成為一個忌妒他人進而迫害他人的人。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3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許晉毓 周日 10月 03, 2010 1:17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在「皇上最大」的觀念下,聖旨是不得不遵從的。在這樣的制度下,忠於君主就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行為,就算知道往京城的路是條不歸路,依然選擇了這個等於是自殺的選項。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1.分析情勢:吳三桂知道以御林軍的戰力是無法輕鬆拿下關寧的,於是他早就想好了一套計策,也說服宋軍台讓他進行交涉。
2.隻身前往:這點讓我非常佩服他的膽量,關寧的士兵在盛怒的狀態下,隨時可能做出危險的舉動,吳三桂竟然敢自己一個人去談判,充分顯現出他的膽識。
3.當機立斷:在談判的過程中,吳三桂發現他一開始開出的條件沒有辦法讓士兵們信服,於是說變就變,將人質殺掉,如此一來威脅朝廷的籌碼瞬間消失,料誰也沒想到他居然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4.口才流利:排除威脅後,吳三桂再次發揮他的口才,說之以理,和他們分析目前的情況,提出最好的解決方式,再來利誘威脅,讓他們了解接下來不是投降就是一戰。
5.大膽保證:就在大家被他殺害人質的舉動嚇到、又被花言巧語唬得一愣一愣時,吳三桂開出了最後保證,只要立即投降,他保證他們絕對無事,就在這樣的情勢下,士兵們不放下武器也不行了。
6.凶狠選拔:當他得知這些士兵一個都不能留,他反而去煽動這些士兵,威嚇宋軍台這些士兵很可能會和他拼命,本來保證他們無事的吳三桂,現在居然只要留50人,還是自相殘殺!這裡,再次見識到他異於常人的作為。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其實我自己也很納悶,如果我是其中的士兵,當初吳三桂來談判時保我無事,投降後卻全部被抓起來,還要處死,在這一點就讓我對他的話產生懷疑;再者,選拔賽中只有50人能活,要我親手血刃這些同袍戰友,我想我是做不到的,心中對吳三桂的怨恨又多了一層。要是我真的成為他的手下,第一,不知道他說的話什麼時候會出爾反爾,第二,和這樣兇狠的人在一起,搞不好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第三,我一定恨不得殺掉吳三桂。
但是至少有一點,就是吳三桂把他多年打拼賺下來的錢拿去賄賂,力保他們性命,之後又全部分給剩下的人,這一點還滿令我敬佩。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雖然沒有辦法得知太多關於當時雙方的局勢,但是我認為不論何時,長城就像一條龍一樣,坐落邊疆、守護著中原地區,是一體成型的概念。若只有龍首能發揮強大的戰力,就好像一條沒有手腳的龍,敵方從中間截斷,就算頭部攻擊再強也毫無用武之地。加強西北聯防,就好像把龍爪磨得更銳利,使敵人不敢輕易來犯,再者以戰謀和,就是伸出了爪子去攻擊,殺得對方無心再戰,只好謀和。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鑑古知今,歷史告訴我們,多少君主對表現傑出的將領多次猜疑,就深怕自己皇位不保。袁崇煥能力如此之大,又身處天高皇帝遠的邊疆,皇上納悶求和書為什麼會先送到將軍手上、將軍拿不到皇上的軍糧擅自出兵,遙遠的距離使得主僕間無法良好溝通,皮島一役不僅功高震主,也是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完成的。因此,成了必殺袁崇煥自毀長城的導火線。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看到袁崇煥的遭遇,就讓我想起偉大的名將:岳飛。想當初,在皇命難違的聖旨下,一連12道金牌就硬生生把岳飛從戰場拉下監獄,多少百姓哭著要岳飛將軍留下;再看看袁崇煥,雖然進京時遭百姓唾棄,但是跟隨他的眾將領無不下跪乞求他不要去。我想,能做到這樣的一個長官,也死而無憾了!而歷史終將還給這些死於冤屈的壯士一個平反,讓他們的名字能夠留芳百世,使他們的忠肝義膽可以傳誦千古。

許晉毓

文章數 : 5
注冊日期 : 2010-09-07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3 Empty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陳奎元 周日 10月 03, 2010 5:06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我覺得中華民族在各方面,都受到好幾千年來累積的傳統觀念及社會制度所支配著。不像現在社會宣揚的人道主義,古代的中國軍人當遇到敵軍來犯時,大多得要拼個你死我活,要是歸降於敵人,就會被視為不忠不義的叛國份子,在歷史上遺臭萬年。而中國的帝王體制下,皇帝的想法更是從各方面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著戰事的情況,所以就會出現開國皇帝武將出生,打遍天下造就軍事強權,武將受重用,帝國末了之際,就會出現國力、軍力衰弱的情形,而且武將除了要在沙場上建功之外,還要提防被背後小人的流言蜚語,不過終究歷史還是會還原真相,讓社會仍然維持著該有的武將精神。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影片中當吳三桂接到任務時,便能當機立斷來判讀情勢,對敵我雙方皆有足夠的了解,深知道雖然所帶領的是皇室的護衛御林軍,但要去平亂的軍隊-卻也是天天在為了防範敵國來襲而在做準備的邊境勁旅,雙方廝殺必定死傷慘重,可見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影片中,吳三桂能隻身深入叛軍之中,憑著過人的膽識隨機應變,終至得到了對方的讓步。他能勇敢果決、不退縮,以及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體悟,憑著勇敢及智慧終究開創出屬於他的一片天。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一來或許是吳三桂自身的膽識與氣魄,吸引著跟隨者的信賴,知道他是一位有才幹的將領,甘心順服吳三桂的領導,二來也是吳三桂利用皇帝要消滅叛亂軍為由,跟叛軍說他無法作主,不過可以幫忙求情,但只能留下強者。這樣一來,吳三桂他不用親自動手,讓自己背負著幾百人的性命,也不會讓叛軍覺得是他欺騙了他們,而是幫他們留了一條生路,而由衷感激誓死跟隨。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我覺得他的想法很有遠見,畢竟以攻為守確實可以有機會可以把敵人殺個措手不及,但也可能讓敵人從後方趁虛而入,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所以將西北戰力結合一邊為守、一邊為攻,確實可以無後顧之憂,而且憑著袁崇煥軍隊的實力絕對有機會可以逼清軍投降求和。只是我覺得他所使用的手段,雖說是情勢所逼但也仍太過激進,明知道自家皇帝生性猜疑,卻仍要攻打自家軍以搶糧食及戰馬,就算不被皇上猜疑,也很難不讓人誤會他的苦心。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崇禎皇帝就像繼承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個性,對於有能力有才幹的將領或官員,視為心腹大患,深怕哪一天自己會被他們叛亂而奪走王位;而對於袁崇煥這個人,崇禎皇帝本來就對他心有芥蒂,所以當知道袁崇煥帶軍攻打自己國家的軍隊時,之前種種的猜疑就全部爆發出來,彷彿突然找到證據般,也不細查,就趕緊用這裡由將袁崇煥除死了,這算是崇禎皇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造成的悲劇。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有膽識及才幹的將領真的不計其數。有些或許身後仍是默默無名,不過他們對於軍人武德的精神的重視,以及身為一名軍人時,要如何與朝廷和百姓間進退取捨,也許是他們在帶兵作戰能力之外,必須重視的課題。
未來我們都將授階成為軍人,在現在的國家環境中,雖然殺戮戰場已不像古時那麼頻繁,不過面臨抉擇或困難之際,要如何去面對及解決,這也仍然是我們可以學習從中國歷代名將身上所觀察學習到的,如何完成任務,但不違背心中的軍人精神及道德倫理。
想像自己如果是吳三桂,我有膽識能一刀殺了叛軍的原將領,讓叛軍頓失人質,而或能狠下心腸讓叛軍自相殘殺嗎?當然這些在現今強調人權主義的社會裡已然是不適用的,不過自己能否也有那樣的膽識及毅力去實踐決定、考慮好的決定?我覺得,這是我可以從今天的影片中去思想學習的地方。

陳奎元

文章數 : 3
注冊日期 : 2010-09-28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3 Empty 第三週心得分享

發表  林佳儒 周三 10月 06, 2010 12:53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中華民族強調對君主效忠的精神,就算是被誣陷也寧願以死明志,因為若反抗旨意則會加劇他人對自己的誤解,岳飛是如此、袁崇煥更是如此,這種忠讓多少的忠臣志士死得多不值得,只能讓千百年後的我們為他們平反汙名。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一個人單槍匹馬的進城與叛軍們談判,由此足可看出吳三桂過人的膽識,但他也不是單靠匹夫之勇,一旦談判不成,一刀就先殺了叛軍手中唯一能威脅朝廷的籌碼~畢大人,再分析局勢給他們聽,要嘛就回歸朝廷,領些薪餉,且將罪推給畢大人,不然就是與羽林軍們殺個你死我活,然後被株九族,高超的談判技巧讓叛軍們最後折服,而吳三桂也深知羽林軍宋軍台膽小如鼠的個性,知己知彼,讓自己成功收編了「關寧鐵騎」。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在士兵們相互殘殺而汰選出五十三人後,吳三桂告訴士兵們從今以後他會把他們當親兄弟來對待,只要跟著他、替他效命,打了勝仗,榮華富貴就只會源源不絕。靠著卓越的領導、再加上精湛的戰略,是他吸引這群如豺狼虎豹之士的主要原因。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要阻止女真進入京城,除了守住幾個重要的關口,還必須與鄰國相互合作,否則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雪上加霜,讓敵軍的數量double;而要想讓女真不再騷擾中國,就必須狠狠的打他幾場勝仗,一旦皇太極發覺中國無法輕易拿下,己方損傷又慘重的情況下,女真也就只有向中國乞和的路可走了!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崇禎在位的這時候,國家正處內憂外患,面對女真人三番兩次的騷擾中國疆土,李自成直逼北京城,崇禎一個人無法讓國家安定,此時袁崇煥是舉國上下的希望,撐起明朝的最後一根大梁,國家的最後一道防線;然而好猜忌的崇禎並無法完全信任袁,再加上奸臣們的挑撥,在得知皇太極的和書是要給袁崇煥而非自己時,猜忌心又起,衝動之下,下了這道愚蠢至極的旨令,縱使知道如此做無非自毀長城,但人們哪次不是讓情感走在理智前呢?,一旦冷靜下來,一切早已無法彌補。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看到袁崇煥最後的遭遇,才赫然發現自己的眼眶不知不覺中已被淚水載滿。他的下場比南宋名將岳飛還悲慘,一身的忠肝義膽,卻被君王、全國人民所唾棄、恨之入骨,千古冤屈莫過於此。

林佳儒

文章數 : 5
注冊日期 : 2010-09-13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3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LuAng 周六 10月 16, 2010 6:52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中華民族的特色,首推「以和為貴」,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論何時分何時合,終究存在這「一體」的觀念,指出「分」只是一種階段性的狀態,久了以後一定會在「合」;再者「不以成敗論英雄」,這其實是鼓勵出後人爭先逐鹿中原的導火線,要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又有何人敢引領而出?又有誰「生要做英雄,死亦為傳奇」的霸氣?但是姑且不論「勝者」,我們嘗論古今之「敗者」,從「西楚霸王」項羽到三國戰神呂布,前者被譽為全中國史上最強的武將,後者則是三國時代最強的武將,何以至今此二者的評論始終低下?項羽於鉅鹿大敗秦軍,不像劉邦一路避重就輕,實指為時代之霸王;呂布被張飛戲稱「三姓家奴」,卻在戰場上大戰三英而不敗,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到底是「正義」決定「勝者」,亦或是「勝者」決定「正義」?這就是中華民族一直桎梏的軍事倫理。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不要問我為什麼要打伊拉克,我只是受國家的命令,保衛我的國家。」---節錄自美軍資深士官長口述。
我覺得吳三桂本人在前往平兵變之時,就已經有心要為自己往後的飛黃騰達之路鋪下最穩的基石,從說服叛兵到殊死爭鬥,又從關寧鐵騎到反包圍袁崇煥副將,均表現出其高瞻遠矚的不凡氣質。他知道成功之路的第一條:成立自己的軍隊,所以他運用長年抗清的士兵成立「關寧鐵騎」;第二:依附當權者,他跟隨在袁崇煥身旁,以抗清名義提高對國內的知名度與大帥的青睞,又可以「練兵」(不要忘記,這就是關寧鐵騎跟御林軍的差别!);第三:以民為重的思維,如同厚黑學,凡是起頭以民為主就贏了一半,看看那精美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就知道了,一直在北方抗清的吳三桂,早就已經成為天下民眾的英雄!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承上所述,這是吳三桂的第一步,又有實力成為說話的籌碼,要不然到後來押解袁大帥回去的時候,早就被劫囚了;所以他必須欲擒故縱的方式來收服一群肯為他赴命的勇士,恰好(也不一定是)他遇上了敉平兵變的良機,有一群政府像要放棄的勇兵,不來接收又待何時?但要考慮到這群人畢竟還是「叛將」,要收服的話必須兩頭討好,不然就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他採取先討好叛兵:說服他們說不叛亂就一切輕罰;而後當御林軍要砍頭時,就出來討好宋軍台:說這群人是國家之棟樑,殺之可惜,如要殺之還不如就差幾個意思意思就好了。這裡又用了另一個高招,看過大逃殺的人都知道,困境求生的意志力就是戰鬥力!所以,他就留下了這群精銳中的精銳,一來已經是一群政府叛兵的戰士們,要跟也只能跟自己,二來又是一群優質勁旅,這大概也是我們一直強調的重點了吧!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以前讀到孫子,就覺得很奇怪,「不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到底是要打還是要求和?不戰而屈人之兵,主旨在打而屈人,還是不打而屈人?以現在的思維當然是「以戰(戰備)謀和」居多,就以冷戰為例,兩方都一直的軍備競賽,還不是都在一種和平之中(恐懼的和平),後來就打破了這種和平,直接攤牌說,我不會打你,但你最好也不要惹我這種方式取代之。所以袁大帥這種戰略構想,我想是出自於能在對戰之際,在天時地利人和中,三者取其二時能勝的想法為前提來構思的戰法。因為深知攻城的風險,可能導致遭到焦土拖延而兵敗如山倒,對敵方來講也是一樣。三者取其二的情況下,沒有一定實力可以消除對方,而且二者中也不是有百分百把握可以吃下對方,就以這種恐懼的平衡是上上策之選。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先前提到「以和為貴」,這個「和」是奠定在:「我是王,你是臣」的情況下,一種有高下低落的金字塔模型中,連唐伯虎點秋香裡面的華安都知道不能讓主子沒有台階下,要不然怎麼會說出「依我看…這是老師起乩不成,掛了!」之類的笑話呢?當然,這跟當朝主政者也有關係,古今中外也不乏這種悲情將領,像韓信、孫立人。其心術先不論,不都是惹的主子眼紅才會一生腥血嗎?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好看!
LuAng
LuAng

文章數 : 7
注冊日期 : 2010-09-09
年齡 : 32
來自 : 國防醫學院M109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3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offlabeluse 周二 10月 19, 2010 1:47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每個民族對於「忠誠」都有不同的詮釋,而中華民族在乎氣節似乎更勝於在乎全局。君命如天,不容違背,或許在其他民族眼中這樣的舉動是愚忠,但是中華民族從小就這麼被教育著,每個人心中的正義都是相同的。袁崇煥因君命而離開邊防,導致長城失守,不是他個人的責任;若袁崇煥為顧全大局而違抗君命,那麼史冊將會把這筆帳記在他頭上。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簡單的說就是快‧狠‧準。他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出數個可能的情形與對策,在發現這些叛軍沒有那麼容易擺平之後,下了一個一石二鳥的狠招,使叛軍失去談判籌碼,同時也在他們面前建立了威信。因為他很清楚這些人的動機與目的,也知道什麼方法最能產生效果。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與其說是吸引,我倒覺得是這些梟雄們已毫無退路了。因為籌碼已經沒了,不管他們願不願意接受吳三桂的條件,都是死路一條。但若選擇自相殘殺淘汰,或許還有一絲生存的機會。「關寧鐵騎」成隊之後,吳三桂待他們不薄,但最主要還是懾服於吳三桂的心狠手辣與氣魄,使鐵騎們個個都願意聽他的使喚。

(四) 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我同意西北聯防,能夠未雨先綢繆,實在是一名好將領。
以戰謀和方面,雖然戰了不一定能贏,但有前車之鑑,所以絕不能謀和。若能用計分化女真一族,在不傷半兵半卒的情況下獲勝,那就更好了。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因為他生性猜疑,再加上一連串的誤解,擔憂深得民心者會進而取代他的位置。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袁崇煥被押走的那一晚,成千上萬的部下們全都下跪來挽留他…看到這一幕其實挺感動的,能夠得到這麼多部下的心,死也了無遺憾。
不過若換做是我,就不會乖乖跟著吳三桂回去,我不認為這種效忠的氣節、儒家的品德,值得我犧牲這麼多名忠心的部下與整個國家的未來。

offlabeluse

文章數 : 5
注冊日期 : 2010-10-17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3 Empty M109吳建緯 觀後心得

發表  訪客 周三 10月 20, 2010 11:45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華人講就天地人和,不會無端發起不義的戰爭。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賞罰分明,捨小利謀大利。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賞罰分明,領袖氣質。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明朝積弱國力衰退,不宜長年戰爭,必須看準時機打一場震懾敵人的大戰,以謀和平。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皇帝能力導致信心不足,武將在外管不住。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身為中華民族的後代子孫,每當讀到歷史總會希望自己的民族強盛,唸到朝代末期總會長吁短嘆一番。明明有輔政之才、國之棟樑,卻任其含冤而死,令人感慨!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3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傅資驊 周一 11月 29, 2010 9:51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恪守道德標準,在面臨抉擇時以「大我」精神為優先,遵循儒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義精神,並且不忤逆上司,僅用生命來為自己辯護。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在面對上級領導無方、猶豫不決時,能夠在報備上級後,勇敢的站出來解決問題。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先轉移叛軍的砲口,再表明自身立場與對方相同;然後藉由殺掉人質使對方陷入混亂、展示自己的武勇,在一片混亂時收服對方。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因為對方軍種特性的關係,如果防守方沒有一套完整的戰備體系,很容易使對方穿越邊境,因此聯防的確有其必要性。
至於「以戰謀和」,如果不展示出己方的武勇,那談判的結果勢必與投降無異,而非談和了。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功高震主!崇煥手握軍權,又受到全國人民、軍隊兩方愛戴。如果不殺,萬一有人煽動袁崇煥謀反,依據他的影響和號召力,還有帶兵統帥的能力,明朝將無人能擋。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除了外界面臨的挑戰外,內部的問題往往是更加棘手且致命的。

傅資驊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0-09-13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3 Empty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黃佳俊 周二 12月 21, 2010 9:04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中華民族首當最重要的理念,應該就是以國家為主吧!現在大陸也是強調「大中國」思想,看新疆、台灣、西藏問題就可以知道了。當個人利益碰上國家利益的時候,選擇個人利益者通常在歷史留下自私的評價;而以犧牲個人來成就國家發展者則是名留汗青,成為一代偉人,傳頌千古的佳話。

所以相對於歐美文化,中國的軍人對於戰敗後的態度跟日本比較像。日本甚至發展出武士道精神,自殺代表至高無上的光榮,投降的人則是歪種,沒有男子氣概;但是有時想想,真的有必要選擇自我了斷來處理嗎?或許,還有其他比自殺更好的方法呢!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以智謀來講,吳三桂能夠想出一個好辦法來平息邊疆戰士想判變的心;再利用他們成立關寧鐵騎這隻勁旅,這是最好的印證了,他能夠體察叛變的將士的心,再利用御林軍的名號來嚇嚇大家;最後他以自己想出來的方法,從許多人中篩選出最勇猛的將士,並且能夠將這個行動合法化。

從這兩件事看來,吳三桂的城府與心機,大家都應該覺得很深沉;但這就是成大事者應該具有的特質,所謂「治世能臣,亂世梟雄」,這是當初曹操的評語,來形容吳三桂亦不為過,都是屬於足智多謀的人。對於行軍打仗的軍人,這是不可或缺的。以膽識來講,搭配上多謀,他有那個膽量去單刀赴會跟叛變將士們談判,這種膽量真是令許多人都望塵莫及。先有了膽量,遇到許多事都能臨危不亂,才可能靜下心來思索最好的下一步。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我想應該是賞罰並用:他先跟叛變的將士說如果你們投降,國家將會大赦你們的罪刑,順水推舟的將罪都推到原本的寧遠巡撫頭上去,瞬時間,某種形式上的收買了眾將士的心,獲取了大家對於他第一步的信任;然後為了挑出最強的戰士來追隨他,他又說不能夠全部都放掉,於是在校場讓他們互相廝殺。其實這原本都是他自己的主意,但是能夠把他說的全部都弄成好像是上面的命令,讓大家認為他是站在他們那一邊的;直到最後,存活下來的人歷經了一場混血大戰,能活下來當然就要感謝上天還有吳三桂,就此加深了他們對新主子的忠心。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他能掌握「以戰謀和」這個構想,在當時真的是一個大舉動。皇帝跟朝中大臣普遍都認為只要議和就好,但是他們應該沒有想過姑息養奸這個名詞吧?就好像性騷擾的例子,你如果一直都沒去舉發,那只會讓人家覺得你老悶不吭聲,好欺負;但這時只要你跳出來指謫對方,一方面他也會嚇到,讓為你不是個好惹的角色,這就是硬道理!所以我贊成這個做法。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其實,我認為當時袁崇煥的聲勢太高了,以至於遭受到其他人的忌妒;而崇禎皇帝竟然聽信奸臣、閹黨的惑亂之言,將他除掉等於砍掉了大明王朝的最後支柱,導致隨後滿人入關統治。

所謂人紅是非多,一個君主如果不能理性明智的審查每一個人的功勞與能力,而心內存有忌妒心,不能寬宏大量的對待人才、禮賢下士,那這樣不過是個昏君罷了,難以成事。所以說,能夠以自我公正的心去看待事情,而不為眼前之事所迷惑,才真的是王道。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能夠多多了解到吳三桂,他其實是個非常具有膽識跟志謀的人;還有,袁崇煥這個一心報效國家卻被誣陷的大忠臣。這影片拍的非常好看,也十分發人深省。

黃佳俊

文章數 : 9
注冊日期 : 2010-09-21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 頁 3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訪客 周日 1月 02, 2011 1:08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中華民族的軍事倫理思想,普遍受到古書裏面的名句影響。例如「人死留名,虎死留皮」、「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這些歷代受人尊重的名將,很多都是捨生取義的忠貞義士,才能夠流芳百世。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吳三桂在危急中能夠保持冷靜的頭腦。他有勇氣、有計謀,也能做出正確的決定,膽識和應對力都讓人感到佩服。畢竟,要在危機重重中保持鎮定和思路清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值得學習。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因爲吳三桂很清楚他們這些人要的是什麽,也很願意滿足他們所追求的東西。如此一來,他們自然能聼命於吳三桂,願意為他效命。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其實最好要先建邊防,才能避免背腹受敵。只是袁崇煥礙於軍費不足,擅自攻下皮島,才會落得如此下場。面對成群奸臣,袁崇煥的做法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惜一切代價。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在女真這個有心人的饞言之下,庸君崇禎皇帝起了懷疑之心是必然的。自古至今,手握兵權的將領叛變的例子很多,所以崇禎皇帝爲了自保就自毀長城了。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忠臣總是寡不敵眾,許多國家的政治環境也是如此,都在為各自謀私利,沒有多少人是真正為全國人民去著想,讓人感到辛酸。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3頁(共3頁) 上一頁  1, 2, 3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