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烽火映白袍」課程討論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34
林佳儒
陳奎元
許晉毓
邱煒勝
李勁奕
張立諺
歐璿
張嘉慶
潘稚羲
侯智鈞
陳功超
李佳儒
孔繁璇
林政彥
歐昊卓
方紹軒
林農陞
羅伊婷
吳鑫和
許廷輔
育慈
郭威廷
楊東隆
林芊芊
趙圓平
李柏廷
劉昇雯
政庭
*黃農茵*
M109 林庭毅
蔡明真
Tung Liu
王瑋德
世清教官
38 posters

1頁(共3頁) 1, 2, 3  下一步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世清教官 周二 9月 21, 2010 10:22 am

santa
本週主題為「中國儒將人格之時位中正」,我們共同觀賞的人物傳記影片~
「江山風雨情」吳三桂v.s袁崇煥
請各班組員回憶影片重點,並瀏覽本週課程講義內容,以針對下列課題來分享心得感想囉!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Cool 最後,敬祝大家~中秋佳節快樂囉!


世清教官 在 周一 9月 27, 2010 10:36 pm 作了第 2 次修改
世清教官
世清教官
Admin

文章數 : 1232
注冊日期 : 2009-11-20
年齡 : 52
來自 : 台北

http://www.ndmctsgh.edu.tw/web/MilitaryEthics/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訪客 周二 9月 21, 2010 6:13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答:我認為「捨生取義」的思想受到中華文化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儒家,孟子曾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取義者也。」這正是儒家追求捨生取 思想的最佳印證,當生命與真理、道義之中做一抉擇,而勇於追求真理、放棄自己的生命,因此,歷代最為人尊敬的名將,並不全然是戰功彪炳的將領,有很多則是這種追求「捨生取義」的忠貞義士,原因在此。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答:他並不同於執著於發兵攻擊的主將,而隻身前往叛兵陣營談判,不費一兵一卒,就讓叛兵乖乖束手就擒,而且並用弱肉強食的法則,讓這些叛軍自相殘殺,挑選出一群精英,並收為己用,展現出不同於一般將領的智謀與膽識。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答:因為這群虎狼之士認為自己以自身性命為國效力,該當獲得應有的報酬,而吳三桂向他們承諾,只要好好的跟隨著他,該有的榮華富貴,都能隨之而來,吳三桂的一席話完全滿足他們所追求的事物,因此而能聽命於吳三桂,為他效命。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答:基本上同意,因為不只只有一個途徑可以拿下京城,女真可以與蒙古合作,繞到蒙古而不用與關外守軍硬碰硬,在加上以當時的政治環境,蒙古應該是跟明朝為敵對關係,因此女真與蒙古聯手是很有可能的,因此他提出要組織一支西北關外軍,是一項正確的決定。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答:古時君臣關係就多有猜忌,在女真的挑撥離間之下,讓崇禎皇帝懷疑袁崇煥是否存有二心,再加上袁崇煥在關外擁兵自重,更讓崇禎皇帝對他存有猜疑之心。從古至今,如董卓、安祿山……等擁兵自重的將領總是叛變,並自立為王,最關鍵的是袁崇煥以通外敵的名義派兵攻打另一位明朝將領,更讓崇禎皇帝相信他想謀求叛變,因此決定痛下毒手、自毀長城。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答:我覺得身為一位領導者,能做到讓屬下都死心蹋地的服從,而不會有所抱怨,是非常困難的。在影片中袁崇煥半夜被押往京城的途中,居然還會有屬下想幫他營救,即使到最後行刑前一刻,太監還肯為他送行,且說:「百年後,歷史會還你清白。」實屬不易,只可惜崇禎皇帝誤中女真之奸計,使得大明王朝頃刻之間被女真所滅,只能說這真是自找的。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

發表  訪客 周二 9月 21, 2010 6:17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個人感覺上中華民族的服從性比較強,也許和儒家教育對上要忠的思想在一般軍人的心中根深蒂固,而且皇上是最大的,聖旨不能不服從。說起來很可悲,中國有不少強大的名將都死於忠的信念之下,讓後人感到無限遺憾......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吳三桂認清真要解決的問題出在哪裡,並沒有像宋某只會聽皇上的命令行事,吳三桂做到的是既能夠在不違背"昏旨"的情況下又可以解決問題。因為各種因素,那次兵變註定會有傷害:御林兵與關寧兵如果真的開打,那必定兩敗俱傷;吳三桂如果沒有改變宋某的政令的話,就不會有關寧鐵騎,損失了一群精兵。吳三桂單身談判,先"解決"威脅朝廷的因素,再分析關寧兵現在的處境,使眾人放下武器,放棄兵變。本以為這樣就結束了,誰知道皇上還有一道"密旨",吳三桂只好在選擇死亡人數最少的方法留下精兵。
吳三桂的智謀在於能夠消除對方的談判條件後說服對方、在可以應付密旨的條件下留下人才,找到了損害最少的解決之道,至於膽識,應該不用多說了,天底下究竟有多少人即使知道了這個方法,也敢去實踐的呢?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雖然吳三桂違背了當初在城牆上的協定,不過他巧妙的把怨恨全轉到密旨上,先把那兩百多人對他的不信任度降低。再者,混戰之前就先提出了只有在沙場上出深入死過的戰士才了解的"強者生、弱者死",讓要混戰的兩百多人知道現在的情況,只有戰鬥下去才會有希望,並且在最後剩下疲憊的五十三人做出肯定,並且款待他們,在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的人面前展現了大哥、領導者的一面,讓沒有依靠的他們覺得現在只能投靠他了。也許剛開始還不能完全為吳三桂效忠,但是憑吳三桂的本事日後要讓他們跟隨只是遲早的問題。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袁大帥的構思都沒有錯,他算準了女真的部隊會如何侵犯朝廷,而朝廷又該要如何守備,但是他沒有做好的地方在於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下皮島,加深了昏君對它的猜忌。袁大帥有勝仗壓力,想要藉此減少昏君對他的懷疑,但是不能因為缺少資源而做出"一般人眼中"背叛的行為,如此他又離死亡接近了一步。

(五)承上, 從中國 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本來就沒必要,如果昏君將袁大帥視為敵對關係,那為何不先讓袁大帥擊退清兵之後在將之收拾掉,至少可以先減少一個威脅。
自毀長城是後人對昏君的評論,我相信他自己絕對不會覺得他是自毀長城,他還很高興終於清掉了一個背叛者。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怎麼樣才能算是成功的領導者?那要看被領導人挺不挺領導者!當袁大帥要被抓回去北京時,他的部屬們都想挽留他,連夜想要賭人,而且即使是奉命要送他去北京的關寧鐵騎也在最後表現對他的不捨,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當全場所有人都對他跪下要他不要走,那一幕讓我超級感動,怎麼樣才能算是成功的領導者?那要看被領導人挺不挺領導者!又,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夠做到讓被領導人會那麼挺領導人呢?這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熟慮的問題,要因情況而有所作為、要熟慮所有被領導人的習性、要掌握所有的條件,才有可能成為優秀的領導者!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王瑋德 周三 9月 22, 2010 12:36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中華傳統很重視倫理,所已中君愛國的精神很明顯,且階級的觀念很重,不能以下犯上。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他單槍匹馬赴敵營,是膽量;他理智的分析情況說服敵將,是謀智;他一刀砍了將領的頭,是果敢。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當他讓他們自相殘殺後,說到軍人的命就是弱者亡強者生,十分有魄力,散發出一股領袖氣息。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他說多打幾個勝仗就能吸引女貞真的議和,但是如果到時他主和,可能又會遭人陷害,這是值得擔憂的。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我想崇禎皇帝是因為之前被魏忠賢所背叛,他已經喪失了君臣間的信任關係,因此變得特別猜疑,故輕易殺了袁崇煥。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我對吳三桂說服叛軍一段很有感覺,他之所以能說服群眾,是因為他將他的理念毫無藏私的讓眾人了解,包括她做軍人的氣節以及對情事的分析,故能服眾;我之前看了一本領導的書,說到要領導別人要先能把自己做事的動機告訴大家,並能樹立願景,這就是為什麼打仗前都要充分的告訴部隊進攻的理由。

王瑋德

文章數 : 11
注冊日期 : 2010-09-08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心得

發表  訪客 周三 9月 22, 2010 3:11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A:1.皇帝的話即為聖旨,誰也不能違背
2.名聲很重要,寧願死也不能投降,更不能被視為賣國賊,一定要留取丹心照汗青;戰死沙場是愛國的表現,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A:他一個人前往叛亂之地,憑著一張嘴和一把刀,就讓叛亂的人對他服服貼貼。他軟硬兼施,而且他愛才,知道那些叛變的人全是好漢,留下了菁英,也讓他的長官能夠向上交代,做事總能兩全其美。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A:吳三桂有著讓人折服的氣魄以及夠狠、夠果斷的做事態度。他懂人性,更懂得將人才留在自己身邊,他讓他們相信只要跟在他的身邊,不但待遇有保障,未來也不會茫然。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A:我同意。只可惜敵人利用崇禎的猜忌反將他一軍。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A:崇禎皇帝在先前就和袁崇煥有心結,表面上立挺袁崇煥的戰略,卻又不配給糧食,加上他的猜忌心以及身邊弄臣的三言兩語,他沒有實際的去了解為何袁崇煥會攻占皮島,沒有想過背後的利害關係,剛好袁崇煥這樣的一個動作引起了不知情的全國民眾的憤怒,崇禎便趁機順應民意消除心頭的疙瘩。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A:看到後面的時候其實心中非常難過,連王承恩都向他磕頭,所有官兵擋住去路不讓他離開,可見他地位之重要還有他受愛戴的程度。這樣的一個領袖只因為別人的挑撥離間而死不得瞑目,不僅讓人咒罵崇禎的愚昧,也讓人惋惜。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心得回覆

發表  Tung Liu 周三 9月 22, 2010 11:26 am

M109 孝班 劉同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我認為中華文化中,儒家所強調的倫理道德對於將士而言,是種過分的約束。君君、臣臣,君不君、臣仍拘泥於那自古以來倫理體制加諸在身上的不平等,寧願放棄任務、進京赴死。那些將領心中,都明白君王昏聵小人讒言,卻仍不顧保衛蒼生的自身職責,接受無理莫須有的罪名,是以忠臣的死來報復昏君的自我浪漫情懷,還是將百姓的性命不放在眼裡,只在乎君臣之道與自己死後的名聲?在戰場這種從本質上就泯滅人性的遊戲中,堅守倫理赴死而博取美名、拯救蒼生於水火而遺臭千年於汗青,哪一個是將領自私的抉擇?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他隻身入關卸除嘩變士兵心防,以小利先誘之,不成,則瞬間變臉殺了人質,向兵士展現氣魄也消除對方談判的籌碼,提出非生即死的威脅利誘,將情勢的優劣三言兩語間顛倒過來。(不過這些兵也太好騙了吧囧)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承上題的情境使得他贏得了信賴,然而關鍵在後來處死叛變將士的處理,他盡全力堅守與士兵的承諾,保住他們的性命。在皇命與諾言達成平衡後的"篩選",則是關寧鐵騎願為他出生入死的關鍵原因,逼其自相殘殺陷入刀光血海之中,然後宣布他們是勝利的生還者與以豐厚獎賞,是很典型的"先鞭子後糖果"的成功應用。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邊防無論東西南北,要滴水不漏,東防堅強,西防疲弱一樣會被敵人直搗核心。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君王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賦予在外將士十足的信任,可惜崇禎遭皇太極反間計所惑,不容袁崇煥坐大背叛,故殺之。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袁崇煥死得太冤了。

Tung Liu

文章數 : 5
注冊日期 : 2010-09-21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江山風雨情討論

發表  蔡明真 周三 9月 22, 2010 12:54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忠」與「仁」成為史家斷定軍事家畢生成就與歷史定位的基礎,若將領不忠不仁,即便有再高的功勳、再高明的謀略,判節之後也只能被寫進二臣傳如洪承疇或逆臣傳如吳三桂等。結果不是判斷一個將領的標準,而是人品、氣節。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第一,先釐清敵我的情勢,以做出最佳的處理方法。御林軍平時養尊處優,無法以武力直接對抗長年駐守沙場的兵士,所以他選擇直搗問題中心,隻身前往叛亂中心。
  第二,當機立斷。吳三桂清楚和兵士說清條件,並在條件提出後察顏觀色,當發現事情無法和平解決之時,便當機立斷的殺了人質,沒有了人質士兵就沒有籌碼,沒有籌碼軍心便動搖,在此時再次提出抉擇的利害─認罪則免刑罰,不認罪則可能九族抄斬─因而成功說服判軍投降。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吳三桂果決的態度、危機處理能力的高超技巧折服了這群勇士。在面對多變的事局,權衡事態輕重─皇命與個人承諾─之後,他決定在其中兩者取得他自己的平衡─用勇者生弱者死的戰場生存原則─來汰選這群原來就已經能以一檔十的勇士。在戰場上,很多決策都是在一瞬間就必須決定的,除了有謀略,將領個人的威嚴也決定了是否能使士兵聽令於他。長年征戰士兵們也能體會戰場的殘酷及生存原則,在看到吳三桂這樣快、狠、準的處理模式,心中應是對他敬畏有加,再加上吳三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許諾,使他們心甘情願的跟隨。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
  因明朝時值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外有清兵蠟燭兩頭燒的窘境,如果邊防未確實,便會讓女真部隊有機可趁,明軍為了應付之必定兵力分散,接應不暇,況且時值明朝國力下滑之際,國內經濟及軍事無法承受這樣的負擔,所以邊防的加強有其必要性,確立主要敵人全力攻擊,先除內憂在剿外患。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因為恐懼、猜疑讓崇禎的判斷失了焦,他太明白袁崇煥的實力,如果袁崇煥一旦判節將造成大明萬劫不復的地步。所以他對袁崇煥的態度太過於小氣、小心,也因為這樣的性格遭到皇太極利用,才會造成這次的歷史慘劇。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在古代社會中,因為君權至上,昏君可以毀了整個國家,不辨忠奸、猜疑善妒等性格在做許多決策之時都會促使君王做出錯誤的決定。還好我們生活在民主的國家,權力的分配較為合理,再加上整個社會都能參與政治的風氣,才能避免一人獨斷的歷史重演。
  此外,也對「歷史」的存在感到肅然起敬,即便當下輿論的關係導致事件的真實性遭到抹殺,但史家犀利的筆鋒仍會在百年之後為之辯駁,讓後人得以借鏡。
  袁崇煥果真是個令人敬畏的偉大將領,無庸置疑,無論是氣節或是謀略,都令人折服。

蔡明真

文章數 : 14
注冊日期 : 2010-09-09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M109俊皓

發表  訪客 周三 9月 22, 2010 2:40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觀念深植,在一切都是理想的狀態,當然行的通,有助天下安定,可是當遭遇昏庸的君主,一切都變了:奸臣當道、國家覆滅……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吳三桂隻身闖入叛變軍營,除了膽識,更有智謀,因為他知道士兵所思所想 ,先殺指人質(果決)破滅希望,再指引明路,恩威並施,一邊兵臨城下血戰一場、誅滅九族;一邊以錢及無罪開釋利誘,答應無法達成的條件,將一切說的合情合理,最後便收其效。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軍士早就已經有死的覺悟,那有可能陣前叛變、挾持主帥而有活命的道理,而今天有個威若天神的吳三桂解救他們,並把他們收為心腹,讓他們再度受到重用,再者,他們也知道跟著這位有為的將軍前途不可限量。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 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在戰爭的情況下,只有取得勝利才是王道,在看這部影片時,我覺得他從袁將軍及皇太極的角度分別切入,說明兩者的戰略,相比之下,袁將軍處於不利的狀態,身為軍人,他唯一能做的只有打仗,即使早知道崇貞有一天會殺他,也束手無策,另一方面皇太極準確掌握崇貞的心理,運用離間一舉成功。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崇貞角度)我早已不信任袁,之前和閹黨掛勾,罷黜已久,今日重新啟用,就將天下重兵交與他……我的話他怎敢不遵?未經由我的同意就殲滅毛文龍 ,更以清兵意圖脅迫我,必須先下手為強……等叛變了就太遲了!我還有一個親信吳三桂,他必能完成任務,必先安內攘外,山海關兵強馬肥,我大明未必沒有人才可取代袁!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崇貞是位昏庸的皇帝,而後人對他的罵名反而不多,因為君要臣死,豈敢不死? 其實他所能操縱的權力,已經遠超過他的智慧,他的執政,只是禍國殃民,而最後他的自殺殉國,為他遮掩過錯、博取令名;老實說,他的命才一條,卻要無數人民隨之送葬,他的罪過是無庸置疑的。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M109 林庭毅 周三 9月 22, 2010 2:44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中華民族以儒家思想為主,重君丞之別,天子高高在上握有生殺大權,「忠言逆耳利於行」,歷史上能夠如唐太宗般接受魏徵犯龍顏、批逆鱗直諫的皇帝又有幾人,遇到皇帝做出昏庸的決策,臣子不給予忠告,危害的將是全國百姓,而忠、義更是軍人所重視的,像是袁崇煥、岳飛都遭遇到了必須從中取捨兩難的處境,到底是要為了國家的福祉而違抗君命,還是明知必死無疑,服從昏君的旨意,有些人認為選擇了後者便是愚忠,但這只是個人視見的不同,如果沒有如此顧全自身忠義,就不會留下使後人景仰的品行操守,也沒有後人為他們的冤屈平反了。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首先吳三桂了解敵我雙方的差距,以養尊處優的御林軍面對常駐邊關驍勇善戰的野戰軍,硬碰硬勢必是每下愈況且功效不彰,目的沒達成說不定還全軍覆滅,再來同時他也考慮到如此作為,無疑是為國內的慘況雪上加霜,耗損國力反而使外族有了趁隙而入的機會,加上他以常年來在軍中的歷練,最後決定隻身前往敵陣,這個作為首先展現了他的膽量與勇氣,同時也對敵人釋出善意擺明說了我是來解決事情的,不是為了來跟你們對戰的,一入敵營,遭受敵軍的層層包圍,他面不改色的跟敵人談判,展現了軍人的自信與無畏精神,談判的開始首先他先安撫軍心跟敵軍說他帶了朝廷的軍餉來了,但數目過少敵軍不領情,後來他看情勢不對,馬上將昏庸指揮官的頭砍下,使敵軍失去了跟朝廷談判的人質,逼的這些叛軍走投無路,吳三桂知道這些守邊將士並非真要叛國,只是朝廷不發軍餉才使他們最後出此下策,於是他對叛軍曉之以理並威之以勢,先說自己所帶領的御林軍,盡皆是宮廷的大內高手,硬碰硬勢必兩敗俱傷,再來說到這些軍人遠在家鄉的親人,將因自己反叛而被處死,最後他提供了他們出路,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並將罪責全推卸到死去的指揮官身上,才平定了兵變。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首先由於皇帝已發下了密旨,勢必要有人喪命才能交差了事,所以對這些人來說不是死路一條,就是成為吳三桂的麾下,繼續為朝廷效命,另外他們也已經見識過吳三桂的厲害,不管是他的大將風範與見識不凡,都讓人懾服,再來吳三桂了解他們的能力,將他們看作親信、有如兄弟一般對待,才讓他們肯為吳三桂賣命。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要守住中原不能只靠東北邊防,在西北邊塞的防禦也要加強,加上明朝正值內憂外患,不僅有後金的騷擾,還有國內李自成等人的流寇,要先將邊防建立起來,才不會搞的最後背腹受敵。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因為崇禎的猜忌心過重,他明白在現在的局勢下,如果袁崇煥叛變的話將使明朝一厥不振,於是他派遣親信的太監隨時監督袁崇煥的一舉一動,但是在戰爭危亡存滅之際,加上朝廷的行事效率不彰,有時不得以非得使出特定的手段,如此更使得崇禎對袁崇煥產生了不信任感,而崇禎自己本身又沒有明察真實的情況,不了解在外帶兵打仗的實況,後又中了清朝的反間計,才將袁崇煥給殺了。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孫子兵法裡說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身為一位君主應該要有此觀念,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才不會誤殺了許多的忠臣智士。

M109 林庭毅

文章數 : 9
注冊日期 : 2010-09-07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訪客 周三 9月 22, 2010 10:36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影響皇朝時代的中國,主要影響因素為「帝制」、「儒家文化」。帝制是我國的封建背景,儒家文化是打牢這封建的利器,尊軍君

愛國、不侍二主、為國為民、同仇敵愾、視死如歸等等,儒家文化都有文章或律法來明示或暗示。西方文化是藉著上帝,凡事都要

對上帝效忠;而中華文化,是創立了一套「道德倫理」,創造一種君子的「榮譽心」、「責任感」,進而讓所有軍隊中的各個成員

,能夠以「不對的起自己」為出發點,進而從心底產生一股對這些倫理規範強大的堅持。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服從、當機立斷、處變不驚、堅毅絕情、霸氣。首先,對於皇上交派任務,並未推妥卸責,一口答應,是服從;對情勢瞬間作出判

斷,說服長官、說服叛軍,是當機立斷;在眾判軍包圍下,仍能不經不慌,是處變不驚;瞬間展殺人質、要求執行俘虜的生死淘汰

,是堅毅絕情;強迫皇家大內侍衛領頭(上級長官)接受交換條件、使判軍投降、得五三名勇士追隨成立關寧鐵騎,是霸氣。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是他的霸氣與用心,這些鐵騎前身都是鎮守邊疆的英雄好漢,要能率領他們,除非你能比他們還要強,否則是難以得到信服。在氣

勢上,吳三桂的命令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對於殺死淘汰賽,更是沒有手下留情的機會,這股兇狠,已能使他們懾服。然而途有武

力上的兇殘是不夠的,事後他說「今後是親兄弟」這番話,便更是在「恐怖」之後的「溫情」,意味著他非常明白地表示了「能耐

與界限」,但今後吳三桂必然有對他們表達更多的重視,否則也難以留住這群英勇的戰士。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因自加國土內有李自成,外有女真,本身內部資源就無法傾向一側,以免失守,故若能守住長城,把兵力與資源留住,便能暫緩外患的影響力,讓明朝能有更多精力能處理內憂李自成。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自古帝王都怕掌握軍權者,因軍力本身就是能建立國家的一股力量,倘若這股力量被不肖人士利用,便能輕易顛覆王朝。自己境內已經受李自成騷擾,外又有女真虎視眈眈,倘若一個鎮守邊關的大將軍叛變了,那準是滅亡。因袁崇煥閃電吞去毛將軍的領地,又隱瞞了部分戰報,本身就是夠令人起疑的動作,加上崇禎皇帝性子多疑,又遇上皇太極的反間計,使老早對袁崇煥有成見的皇帝忍無可忍,憤而處決之。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不知道是上禮拜片子的拍攝方式不甚好,總覺袁崇煥將軍比一個理查強大的多,運籌帷幄、選人用才、愛國忠君,無不是獅心王能比擬之。再者,對於一個能為國家犧牲至此的將領,我深感欽佩,將個人生死放之於外,甚至能在得知要死後,安排最後對國家的責任,不針對皇帝的誤會做出報復,這種精神是令人動容。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江山風雨情觀後感

發表  *黃農茵* 周三 9月 22, 2010 10:40 pm

看了江山風雨情之後,心中感慨有二。一是:「自古忠臣命多舛!」 二是:「吳三桂原是這樣一個有膽識的大將!」

雖然袁崇煥是被皇太極的反間計給害的,但不禁讓我想到:許許多多的忠臣更是被小人給陷害而死的。
不知該怪小人太陰險,還是該嘆忠臣不夠精明,亦或者是該怪儒家思想的缺點。這種古代中國政壇上的情形,也可以拿到現今的社會,相互印證。空有真才實學,卻不懂適當包裝的人,就好比忠臣。會說話、交際,才識卻不比前者的人,就好比小人。在此指的是他們在社會上的優勢地位,非指其人品陰險。小人比忠臣在商場、政壇容易吃香,我們也不能因此說他是「壞蛋」。要怪就要怪忠臣不懂如何讓上級看見他的赤膽忠心。常聞後人大罵:「昏君!」但,身邊的臣子那麼多,要如何洞悉到底何人心懷鬼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所以這幾年來,一股「包裝自己,行銷自己」的潮流,不斷的告訴這些從小就被灌輸儒家「謙虛的美德」的中國人,是時候向大家展示肚子裡的墨水了!忠臣只能像個小媳婦般委屈的日子已經過了,問題之所在,在己!

再來談談吳三桂。實在是覺得,那些主要講述中國歷史的人真該還他一個清白!書上提到吳三桂多以「痛哭三軍盡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來指責他感情用事、莽夫、叛國等形象。卻一句也沒提他如何洞悉兵勇的心理,讓叛軍放棄不戰。再如何不違皇上旨意,又讓最菁英的兵勇歸其麾下。這邊印證了:自古以來傑出軍團的軍師,不光只是注重船堅、砲利、餉糧,最能使其順利成為一支精銳部隊的,是徹底瞭解說話的藝術、做人的道理。

上完這次課,讓我又重溫以前對於一件事,不只是讓他順流而過,而是認真思考的熱情。期待下一週的課程 ~

*黃農茵*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0-09-07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訪客 周三 9月 22, 2010 11:57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中華民族自三皇五帝後,所行的世襲制度,代表君王無上的的權利,即使歷代奸臣,擺弄朝綱、操權弄術,往往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對天子表面上還是尊為貴者。皇帝集權於明代更是明顯,將士們的百般考量,皇帝卻只下達完成,不完成即惹來殺身之禍,無奈硬著頭皮上,成果不盡人意,又會被聖意加罰,使軍隊只能依皇帝命令而無法遵循最佳方案。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膽敢隻身上樓,在兩百多人的城上孤身,其鎮靜與膽識自不在話下。於城上果決的將長官斬首,顯示出果斷以及精明的謀略,儘管有些殘酷,卻是在那處境中最好的辦法。上級的命令,要求殺所有人,巧妙以情勢狀況及對上級的利害關係,折衷的方案,不可否認是高明的說話技巧。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於城樓之上的所作所為,那果斷的斬首及睿智的計謀,已在眾士兵上留下強烈的映像。之後儘管在城樓之上所做的條件未能達成擴延,吳三桂還是盡力將傷害給壓縮,相信在下面的士卒們也感受到他想減少傷亡的心意。收服後想必也是與眾兵同甘共苦,而獲得眾士兵的信任。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我們觀看的時間不足,並不知對女真的戰略。對於防範西北從蒙古入侵的步驟,乍看是對的,但不曉得當時兵力的配置,不確定是否有其他的破綻,只能說作法不是錯的。至於先守而後攻,敵強勢的時候,以退為進,有城牆的闢護佔盡地理優勢,養精恤銳,等待時機一鼓作氣,個人認為是很普遍又實用的戰法。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劇情似乎是崇禎的猜疑,使他下達如此愚拙的決定。不過我看過另一個版本,就是崇禎也不想殺袁崇煥,無奈眾口鑠金、三人成虎的事態,文武大臣、黎民百姓皆輕信謠言,眾怒難犯,平定民心的重要性似乎高過一個大將的重要性,只能忍痛割愛。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袁崇煥跟岳飛的處境相當的相似,皆乃一屆文人,而後投筆從戎,最後又被流言所害,而死於無妄之災。臣子的盡忠,也很難傳達到聖意。不過,斬袁崇煥的罪過,不能全怪罪於崇禎。他也是相當有抱負的君主,如果時代不同,或許能開創另一盛世。然而文武百官意見人人不盡相同,要於中取捨是相當不容易的,特別是積弊已久的明朝,其下大臣恐怕可信任,真正有真知灼見,有膽識的人物,不是已被魏忠賢除掉,就是被更多的奸臣抹殺了意見。於此環境中,要做出英明的判斷,自然是不容易的。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第三周 心得感想

發表  政庭 周四 9月 23, 2010 8:11 am

(一) 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中華民族是儒家文化,注重的在於彼此之間的倫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從小就灌輸在我們的心中,很難天命有所不從,當君不君、臣不臣時,國已亡矣。縱使還有忠臣,因無法抗拒君王的命令,一切都無力能回天了。常聽到前線打仗的將士因誣陷而被調回懲處,即使知一去不復返,想為國盡忠,卻不敵王命。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吳三桂在這當中表現出一個軍人應有的自信心,如果沒有這份自信,失敗的就是他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獨自闖進敵陣中與人談判的膽識讓人感到佩服,還有能在當中臨機應變應付各種狀況是不容易的,尤其知道綁匪最重要的就是人質,沒有了人質就完全沒有可以威脅的東西了,反而會陣腳大亂,這時再加以阻嚇達到目的,這當中的談判技巧值得學習。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我覺得跟他在劇中說過一句話或許有著極大的關連:要帶他們,就要比他們更兇悍。如果不比他們兇悍,夥許被吃掉的就是吳三桂自己,畢竟這些虎狼之士已甚麼都不怕了。另外,我覺得吳三桂帶兵也帶心,他恩威並用讓這些人信服著他,才能使他們願意跟隨。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我覺得或許這就是當初女真聽到「袁崇煥」,投降了一半的原因之一吧! 他不只有武藝還有智謀,而這些都讓他在邊塞 能夠成功守下每次的進攻。也讓明朝能苟延殘喘了幾年。
第一個提到的是他不主動出擊,以逸待勞的消耗女真的兵力,畢竟他們占據了有利的位置和豐富的資源,堅持下去, 總也一天女真的資源會短缺,自然會有妥協的一天,而若是主動出擊,自己的兵力也會跟著損傷而得不償失。
第二個提到的是西北兵力,中國這麼大,很難全都守的住,只要不斷的尋找總有袁崇煥管不到的地方,而西北的來犯就會直接威脅到朝廷,防範於未然,知道別人的計謀才能百戰百勝。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忌妒與不信任都是這些忠臣含冤而死的原因,像是岳飛也有同樣的下場,深怕有一天他們有一天會奪取自己的位置,由其是當初明朝末年的皇帝都是在宦官與外臣的競爭下一直交替著,所以害怕的心理就如此出現,即使知道國家需要他,但是還是期待國內有另一個人才能夠與之比擬。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聽從奸臣的花言巧語,造成只見近利,而沒去注意長遠的將來,玩弄自己權利的下場,就是造成自己的毀滅。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過去大家都只提到吳三桂不好的地方,但是看完這影片讓人感覺到不一樣的地方,他的才華與膽識足以讓他在這兇惡的官場、歷史中占一種重要位置,或許要有這樣的要有這樣的野心才能生存的下去,或許最後結果他讓有有所不恥,但是試想當初的明朝已腐敗成這樣,沒有革命不足以改變,就像是清末的有志之士,或許讓人感到誤解,自己的心情也是複雜的,但是難道不是開創新時局的一個重要螺絲嗎? 或許要到當時一樣的位置才能知道當時的心情吧!

政庭

文章數 : 8
注冊日期 : 2010-09-08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劉昇雯 周四 9月 23, 2010 5:39 pm

世清教官 寫到: santa
本週主題為「中國儒將人格之時位中正」,我們共同觀賞的人物傳記影片~
「江山風雨情」吳三桂v.s袁崇煥
請各班組員回憶影片重點,並瀏覽本週課程講義內容,以針對下列課題來分享心得感想囉!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儒家的中心思想便是"仁",所謂"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因此面對不仁不義時,不會為求苟活,而捨棄自己的理想抱負,充滿膽識,不惜以生命為
代價,將一生都奉獻給自己所信仰的價值。
另外,儒家強調五倫,"君臣"關係是非常堅固不容動搖的,就像袁崇煥最後忍辱接受1200刀的凌遲而不畏縮,正是因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吳三桂一個人單槍匹馬,去面對那麼多怒火中燒的叛兵,隨時都可能引爆氣氛,讓場面一發不可收拾。但他卻臨危不亂,向群眾說明軍餉並不是被指揮官貪走,而是朝廷欠發。
"曉之以理、誘之以利、威之以勢、動之以情" ,最後逼不得已之下,砍下被綁的肉票-指揮官的頭,叛兵就沒人質作要脅了。雖然殘忍,但也可見出他當機立斷、毫不猶豫的膽識和智謀。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原本皇帝下旨判兵一律砍頭,但吳三桂讓他們自相殘殺,適者生存,這是他們唯一活下去的希望,因此眾人無不盡其所能,竭力廝殺,最後活著的53人,吳三桂就成了他們唯一的寄託,而且他讓他們認為是因為吳三桂的"特赦",他們才能靠著驍勇善戰活下來,自然會全心地信任吳三桂,誓死效忠。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所謂"以戰止戰","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在戰場上兵不厭詐,為防止敵人表面上議和,實則養精蓄銳,待明朝疲弱之時再趁虛而入,倒不如展現自己的軍事實力,可達威逼恫嚇的作用。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如同第一題提到的,中國人很重視倫常,絕對的君臣關係不容許袁崇煥未經皇帝同意,就自行攻打皇帝冊封的將軍,拿走財帛糧食,如果皇帝不治他的罪,便會威嚴掃地,皇帝不再是至高無上的,別的臣子可能會從此無所顧忌,恣意妄為,國家的秩序蕩然無存,同時,崇禎可能也害怕,如果他赦免了袁崇煥,那袁崇煥等於是太上皇,脫離他的管控了,以後任
何決定都不需要經過皇帝的批示,那還得了,權力大到可以篡位,改弦易幟了,所以他不得不殺了他,功高震主,就像韓信一樣。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我覺得,袁崇煥對明朝的忠心赤膽,令人相當感佩。
他可以說是明朝最後一根支柱,一心一意都是為了國家,救亡圖存,這樣一個為了明朝出生入死的忠臣,最後卻落得開國以來破紀錄1200刀凌遲處死的悲劇下場,令人不勝唏噓,而且他並不退縮逃避,甚至不肯接受塗抹麻醉藥,毅然決然地上刑場,鮮血早已湮沒在黃沙裡,但他的忠心赤膽將永遠流傳後世。
Cool 最後,敬祝大家~中秋佳節快樂囉!

劉昇雯

文章數 : 7
注冊日期 : 2010-09-08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課程問題回答 M109甲孝鍾盈盈

發表  訪客 周四 9月 23, 2010 6:07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受到儒家文化薰陶下的中華民族,著重「溫、良、恭、儉、讓」的君子風範,基本上是主和不主戰的。若非動干戈不可,出兵也必定打著「仁義」二字,德行的考量極其重要。這就衍生出往後對軍人氣節上的要求:智、信、仁、勇、嚴,滿足此五項條件才是良好的軍人典型。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智:不魯莽地帶領禁衛軍與邊關軍戎拼命,因明白自相殘殺後的悲劇下 場。
勇:獨自深入敵營周旋,即使在兇猛的叛變士兵面前仍就氣定神閒,進而以氣勢懾服兵變領袖。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軍人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為國效命,除了上級給的良好待遇外,豐厚的軍餉和家眷的安定也是穩定軍心的要素之一,吳三桂很清楚這些士兵叛變的真正理由,因而對症下藥,以「理」服人。再者,他要求兵勇們自相殘殺,淘選出最兇狠的五十員,得到原先應平分給所又士兵的銀兩,並以親兄弟般稱呼他們,如此極大的獎賞與優渥的對待,使得他們忠心耿耿的為其賣命。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袁督師深諳女真部隊,假主和實則主戰的陰謀,因此堅決強硬地抵擋,不屈服投降。但他萬萬沒料到女真會用離間計來瓦解袁督師與崇禎黃帝之間脆弱不堪的信任,即使他希望用勝仗來挽回皇帝的信任,但都為時已晚。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對於猜疑心重的崇禎黃帝而言,寧可將這個背叛者殺掉,也不願意讓他繼續戍守邊疆,和女真勾結。崇禎或許早已不對大明帝國抱著任何希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與這個國家共赴黃泉。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身為一位將領,不僅僅需要具備文韜武略、親愛袍澤的能力,更需要和主事者建立互信互賴的良好關係。歷史上將在外,卻仍受君命牽制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上位者要如何達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還需要多多鍛鍊吧!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心得感想

發表  李柏廷 周五 9月 24, 2010 12:17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各種儒家思想包括君臣之道.效忠的精神....等束縛了中國武將,使得他們在決策上必須顧慮的層面非常多。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我覺得他表現了軍人武德的精神: (智,信,仁,勇,嚴),運用智謀先斬人質破除對方的要脅,接著又運用智慧將投降的戰士納為自己麾下的"關寧鐵騎",[勇]則主要表現在他毛遂自薦進城的勇敢膽識。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因為他運用恩威並濟的手段說服人心,並且一開始就說明清楚自己的原則與帶兵之道,無論是上對下或下對上都秉持信任。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我原則上認同,畢竟大明北方的邊境非常遼闊,且不少地方出現缺口不易守備,兵力也不足以做全面的防護,所以必須採取[西北聯防]策略,而在進與退之間又必須取得平衡與女真作戰以捍衛邊疆,然而"和平" 仍是最終目標。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因為袁崇煥當時位居最高指揮官,手握重兵又固守邊防重地,一舉一動都關乎大明存亡。因此皇帝會對他特別注意.特別謹慎,在加上崇禎生性好疑,因此只要一點挑撥就容易破壞兩人的信任。另外我覺得功高震主也是一個原因。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這週「軍事倫理」分享的這部影片,讓我對明末清初的歷史有更深的了解,也對於中國軍事倫理的內涵有更多的認識。我感觸最多的是一代名將袁崇煥的冤死,他明知自己背負莫須有之罪名,卻依然慨然赴義,內心只為大明臣民著想,這種氣節著實令人非常欽佩。
李柏廷
李柏廷

文章數 : 16
注冊日期 : 2010-09-09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趙圓平 周五 9月 24, 2010 12:48 am

()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Icon_basketball

中華民族是講感情、道義的,對自己的本分有所堅持,這是對軍事倫理最深的影響。

論語裡面提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守本分,國家才能安定。君臣之分,在軍事倫理上面很重要的是君仁臣忠,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自古被頌揚的名將賢君皆是遵守這種相處之道的。因為儒家的影響,就算君王不仁善忌,臣

子仍應對國家負責。良臣諫君主,除了認為自己有輔佐的義務外,更大的原因是為了國家。只要是下屬對上級,都可以

用這種法則推廣─為了更多人的生存,可以犧牲自己。這大概是具有崇高軍事倫理的中華名將們共有的特色。

那上級對下屬的態度呢?統御一群人除了要建立威信,還必須使下屬信服,知遇之恩會使部下對上級永遠盡忠。例

如:韓信對劉邦的知遇之恩、曹操體恤下屬讓人死心塌地地位他效力……

中華民族因為人與人的距離近,是天朝上國,視國家大事為己任,軍事倫理方面比外國人具有一份人情,一份更堅

定的忠誠。

()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果斷:和叛兵談判時,本來是要求叛兵是放人質的,但是眼見叛兵一陣騷動,恐怕就要動亂起來,於是當下果斷地將刀

口抹向人質,雖然很殘忍,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夠果斷地決定且有效阻止叛兵叛亂,這大概才是一個真正的將領在戰

場上會表現的。

機智:皇令必須剷除叛變者,但是吳三桂早就預料到叛兵們會群起反抗,所以反而讓他們自行淘汰,一方面為自己選才

,另一方面又可以對皇上交代。

威信:在叛兵決鬥之後,吳三桂一個人走進叛兵,對他們喊話,告訴他們即將成為自己的部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其說話的氣魄,還有單人走進叛兵群的勇氣,已經豎立了他的威信。

臨危不懼:在城外,吳三桂率領一群久未打仗的御林軍,面對城內兇猛的叛兵,仍能臨危不懼地向主將自薦入城內。

入城後,又能在叛兵的重重包圍之下與之談判,說出叛兵不想聽到的話(不能給足軍餉),且絲毫不折氣勢。

()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本來這些人是一條死路,吳三桂對他們說明皇上的旨意,但卻也私下為他們謀求另一條生路,過程雖殘忍,但

最後留下來的53人,能不對他感激嗎?

吳三桂除了建立關寧鐵騎對他的信任,而且還承諾給他們優渥的軍餉,剛好他們之前叛變的理由就是政府積欠軍餉,

這些人都是用命換錢的,吳三桂除救了他們、建立威信,更給他們可信的承諾,這些人因此覺得即使戰死了家中的人

也會受到照顧,因此更死心塌地地對吳三桂。

()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

袁崇煥視破女真假求和真挑撥的詭計,並且提出他的戰略構想。

求和,是必要的。但不是雙方就這麼和談,然後大明割地賠款,使戰爭的錯誤全部歸咎到明朝身上,老百姓也會開始質

疑是不是明朝的統治真的有問題。袁崇煥主張的是「以戰求和」,也就是在東北打幾個勝仗,讓國內的百姓看到,讓女

真知道大明不是那麼好欺負的,這時候才能接受求和。此外,還有加強西北軍防,以免東北強了,卻讓女真族從西北的

漏洞入侵。

()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很多君王本來都很信任臣子的,但是臣子間的猜忌、敵軍的挑撥,而君王又是個非常孤獨的角色,君王不知道有誰

能真正信任,就算是親兄弟也不能,何況只是一時信任的大臣?歷史上真的不猜忌的君王屈指可數,這是人的本性之一

。戰國時期,趙國的李牧;秦國的蒙恬;漢朝的韓信,也都是受到猜忌而死,崇禎皇帝殺袁崇煥也是令人不意外的。

何況,影片上說,崇禎皇帝本來就擅猜忌,袁崇煥遠在邊疆打仗,不在自己跟前,手中又握了龐大的軍隊,崇禎大概聽

到一點點風聲,都會誇大成颱風,我覺得,在袁崇煥死後,崇禎才有可能看清事情,而不是一昧的被自己的「帝王保住寶位」

的愚念給蒙蔽。

()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影片中令我震撼的,是吳三桂做事的態度,近乎於心狠手辣;還有袁崇煥的形象(因為之前一直以為他會作將軍打扮,想

不到穿著是文官的衣服)。如果用吳三桂去和其他的將軍相比,像是趙雲、岳飛等,會覺得吳三桂手段太狠,不能兼以仁德統

治下屬的將軍,我不會認同。

袁崇煥在影片中的形象讓我聯想到諸葛亮。運籌帷幄,慢條斯理地分析軍情,他沒有鮮明的稜角,沒有大將軍的霸氣,但

從容之中卻穩操勝券。在得知自己被逮捕時,袁崇煥想的並不是自己應該如何逃跑,反而勸退當時來救援的祖大壽,為了天

下的百姓想,因為若明朝將領自行內亂,如何保護國家?為了不折兵卒,他寧可犧牲自己。最後他受了明朝有史以來最嚴峻的

酷刑,為了名節,不逃跑也不擦太監給他減輕疼痛的藥膏,這裡是最令我感動的地方。

趙圓平

文章數 : 5
注冊日期 : 2010-09-15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心得感想

發表  訪客 周五 9月 24, 2010 7:19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不同的影響?
  中華民族自有文字歷史開始就開始強調禮義廉恥、四維八德、仁人之心等等觀念!因此凡是讀過書的都會接觸到這些思想,即使沒讀過書,平時說書人或者民間故事也不乏褒揚忠軍愛國認同民族氣節的故事,這些觀念無形之中也影響了中華民族的軍事倫理價值觀!好比宋代經略西守的范仲淹,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情懷,岳飛收復山河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壯志豪情!在在說明中國軍人重視民族興亡和百姓福祉的想法。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其智謀與膽識茲分如下:
1、 臨機應變:當吳三桂臨城下發現主官的策略不適合當前的敵情,他馬上用強硬的態度要求改變方式,並且自告奮勇入城與暴動兵勇週旋,發現溝通無效當機立斷,斬殺人質斷了綁匪的後路。
2、 能屈能伸:吳三桂當時雖然年輕力壯有想法,能面對兇惡的暴動兵勇恩威並施,但礙於與將軍職位的高低還是必須先順從上級的指示在能允許改變的範圍內為自己己爭取利益,倘若脾氣太傲或是太過衝動,不能小忍妥協則不能就大謀。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如同影片所述,面對身經百戰的戰場老將,要能馴服她最好的方法就是比他們兇惡!此外,利用將軍不履行他給的承諾,讓兵勇們對其產生好感,再強迫他們經歷生死惡鬥,最後跳出來扮演再生父母,如此操作。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要在危急存亡之秋調度有限的人力物理還要顧及這麼廣的區域,除了固守防禦好的地方,對於敵人可能偷襲突入處更該加強。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崇禎在位期間面臨內憂外患,自然對人的猜疑多了些,況且邊疆守將與京城天子隔了十萬八千里,當面傳話都可能會被誤解了更何況是如此之長的距離呢?在傳訊不方便的時代,缺少了這份信任,重以大敵當前,可憐一位愛國愛民的將領就這樣含冤而終。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常言道真心換絕情、付出不等於收回,這些話恐怕不只印證於情場,在詭譎多變的軍事政局中,恐怕也是如此!雖然常使英雄淚滿襟,但若沒有這樣的冤屈或者犧牲,後人能感受先烈們可歌可泣的功績嗎?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中國儒將 心得

發表  林芊芊 周五 9月 24, 2010 2:27 pm

世清教官 寫到: santa
本週主題為「中國儒將人格之時位中正」,我們共同觀賞的人物傳記影片~
「江山風雨情」吳三桂v.s袁崇煥
請各班組員回憶影片重點,並瀏覽本週課程講義內容,以針對下列課題來分享心得感想囉!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中國自受儒家思想影響以來,凡事但求仁義、盡忠盡孝,自然在軍事倫理價值觀上也與西方的著重點有顯著不同。 中華民族不輕易啟爭端,但能以外交或其他手段(當然也包含某些喪權辱國、不得不為的妥協)解決的,必不輕動干戈。 此外,為將講求誠信仁義,方能得人。 綜觀中國歷史五千年來,萬古流芳的名將無一不是忠肝義膽、待下仁厚。
由於自小被教導忠君愛國、唯君是從,中國的軍事家也展現出極高的服從性。 如岳飛大可以不理會高宗的十二道金牌,繼續馳騁沙場、光復河山,卻心甘情願回朝受死,袁崇煥亦然。反觀西方,所謂的軍事家幾乎都是帝王本身,如之前提到的拿破崙、理查王、阿提拉、凱撒等。在西方世界裡有能力的人才大可憑自己的力量出頭稱王,然而東方卻是不管將領多麼優秀,都得對主子(而且還不分明君或昏君)忠心耿耿始終如一,否則就得被史家記上亂臣賊子的一筆,委實有趣。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吳三桂在一片譁亂中,尤其和一旁的宋軍台相比,更是展現了一代豪傑的冷靜與謀略。 面對叛軍以朝廷命官要脅,他非但沒失了方寸,反而更加沉著思考應變對策、如何安撫眾將士,終於不負君命,遂行任務。這中間雖說他也利用人性的弱點賣弄了不少令人不齒的計策,然而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必要時的快、狠、準絕對是不能心軟的。危機處理能看透一個人真正的能力,如郭台銘面對深圳廠自殺事件的處理,同時宣布調薪、取消撫卹金,並在第一時間就站出來,對各方都有個合理的交代,可說與吳三桂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同上,吳三桂再次利用了人性的弱點。他非常清楚人人為我的特性,一旦這兩百多個兵卒發現自己已是困獸之鬥,為求生存哪還顧到平日的兄弟之情,絕對會自相殘殺以求活命。更何況吳三桂開出的條件相對於一般官兵十月無餉的艱苦生活可說相當具有誘惑力,大夥兒自然莫不追隨。這也算是一種小型的政治操作。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完全同意,畢竟以當時險峻的局勢來說,沒有比這樣更好的解套方案了。雖說百姓都是厭戰求和,但在真正的敵人還未消滅之前,哪來真正和平的一天呢?以當時女真的力量,雖說滅明不易,也是守成有餘。反觀大明氣數將盡,勉強在袁崇煥帶領下在寧遠邊防打了個平手,四方甚至偌大帝國內部仍然危機四伏,根本沒有完全的勝算的本錢。偏安苟合只能一時,若時人還記得南宋的教訓,就知道一味求和無異於困獸之鬥,終究難逃覆亡命運。眼下唯一能維持天朝完整性的方法,只有固守,若寧遠守不住,北京城淪也是意料中事。我以為這跟我們現在台海兩岸關係也有點相似,敵人的力量方興未艾,而我們若不趁其羽翼未豐將之至少逼退,和平的夢想只會愈來愈渺茫而已。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崇禎一向猜疑心極重,不難想像他會為了不信任而毀了明朝最後一根樑柱。其實中國一向有所謂功高震主的問題,當然外國亦然。只是因為儒家一向強調倫理觀念不可踰矩,會動取而代之之心的臣下亦不多。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袁氏為人臣子,忠君愛國,仍落得如此下場。這給我一個很深刻的啟示,也是現代國軍所強調的,便是軍隊國家化。袁崇煥理應忠於明朝,忠於中華民族,而非只是忠於一個無道昏君。最後不但死得不明不白,也無力回天,挽回明朝江山,豈不是太不值得了嗎?

Cool 最後,敬祝大家~中秋佳節快樂囉!

林芊芊

文章數 : 13
注冊日期 : 2010-09-13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楊東隆 周五 9月 24, 2010 4:19 pm

M109東隆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思想莫過於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強調所謂"以仁待人"、"以德報怨",故中國人的作戰,除非到萬不得已,很少
是將對方趕盡殺絕的(俘虜),但也因此,許多俘虜逃脫後反而成為最大的對抗勢力。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1.恐嚇--對御林軍統領、叛兵兩邊各自施加壓力,達成訴求
2.自信--在叛兵環伺下,單身進入的勇氣
3.眼光--輕易找出事情的關鍵點、以及留下真有能力的人
4.決斷--說一是一、說二是二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俗話說"惡人自有惡人治",「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正是被吳三桂治得服服貼貼,他知道人性最畏懼的一面(貪生怕死)
人性最貪婪的一面(酒色財氣),用兩面手腕(黑白臉)一邊威脅、一邊利誘,故能令200餘人自相殘殺,亦能讓所剩53人效忠自己。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影片所說,明朝國力的確不適合出兵攻打女真,必須先等國內平穩囤積實力才也可能順利向外圖發展,"欲攘外必先安內",一直
以 來違背這項鐵則的君主或將領,多半落的失敗下場,袁崇煥不打沒勝算的仗,是明智之舉。
西北聯防戰略顧慮到了可能的危機,以戰謀和則是讓己方有談判的優勢,兩者都是優秀的戰略想法。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中國力來改朝換代往往都是手下將領叛變造成,故君主對握有軍權的將領大多心存顧忌,加上崇禎生性多疑,周遭又有被收買的人
爆謠言,自然也就容易陷入三人成虎的陷阱裡。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中國歷史上,最讓人看得痛心的就是枉死的忠臣名將。其氣度志節,令人折服,亦感到可惜。試想醫界這個龐大的權力系統,
又有多少人能堅持自我呢??

Cool 最後,敬祝大家~中秋佳節快樂囉![/quote]

楊東隆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0-09-08
年齡 : 35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Reply

發表  郭威廷 周六 9月 25, 2010 12:44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中國軍事倫理受儒家思想影響甚大,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延伸出的忠臣不事二主最常在軍事倫理上出現拿來批評一為將領是好是壞。像是趙雲保護劉大嫂、孔明扶持劉禪就成為忠臣佳話,而李陵原為漢將卻最後歸依匈奴,即使他為漢出戰的戰績輝煌,卻難免使他的忠心在歷史上被後人稍圈一筆。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第一:知己知彼,不只是知道自己與叛兵的兵力差距、戰爭背景,另外還知道皇上要甚麼、叛兵要甚麼,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甚麼。
第二:沉的住氣,把叛軍唯一的人質殺了,完全沒露出害怕自己淪為下一個人質的表情,還說了御林軍是支勁軍的謊,完全面不改色。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實踐承諾獲得軍心,就像上次看電視中的阿提拉一樣,在阿提拉軍中有著來自各部族的人,但是他藉著履行承諾,只要跟著我,你就能夠賺銀子。每每捷報下來,大家自然就願意跟隨如此的一位領導人,全心全意為他效命。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顧前又顧後,一個也不漏,才不會讓敵人有機可乘,就算主力在山海關,仍要為防止西域部族聯軍入侵而防衛,而且資源本來就不於匱乏,要不是崇禎的命令錯誤與疑心猜忌,兩頭派兵本來就是可行的!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顯然崇禎並未確實了解自己將領的狀況,第一,他以為皮島的守將還是一心向明,但是前線的將官都知道那是一株牆頭草;第二,袁將軍在他的心裡有前科,使他無法相信袁將軍是真心一心向明。所以,當袁將軍打下皮島時,崇禎自然以為袁將軍又要造反了,立刻把他召回來處死,渾不知這是自毀長城之舉。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很多人可能真心默默的為我們做了很多,但我們卻沒有體會他們的辛苦,反而被自己以前的框架思想箝制,甚至對他們做出了背叛的行為,到頭來不但傷害了他們,也傷害了我們自己,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我對我的父母親了......
郭威廷
郭威廷

文章數 : 16
注冊日期 : 2010-09-20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第三周 問題討論

發表  訪客 周六 9月 25, 2010 2:14 a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自儒家要求的的五倫起,君臣間的從屬關係便漸漸地被建立起來且日益穩固,這樣的倫理與觀念,造成不論是武官或是文官,都要向君王絕對負責。故不僅君王希望屬下效忠,屬下也希望能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忠與仁便成為中華文化軍事倫理的靈魂。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一開始,他判斷情勢,不讓兩方正面衝突,不僅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這樣也才有空間談判,因為他知道這些戍守邊關的士兵們,個個都是不可多得驍勇善戰、剽悍的戰士,另一方面,他勇敢的隻身前往談判,不僅說之以禮,誘之以利,最後談判接近破裂時,權衡情勢後當機立斷,讓遼東巡撫成了替死鬼,表明為士兵留後路,讓他們回心轉意,之後卻因為另一位御林軍將領需要交差的立場,只能留下最菁英的一群。這裡不僅看到吳三桂在權衡各方情勢時的圓融與敏捷,更看出他識人、用人等敢做敢當之處。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對於執行任務的人來說,如:戰場指揮官,為了要達成目標,對外,要善於謀略及用兵;對內,要懂得凝聚士氣,犒賞部下與獲得支持。一開始,吳三桂是幫這群士兵想辦法、留後路的人,而且吳三桂珍惜這些戰士,但後來他不得不顧慮御林軍主帥,下令讓士兵們互相殘殺,留下最菁英的一群,這當中的轉變其實滿大的,可是吳三桂果斷且狠決的手段,不僅令人屈服,也給好不容易浴火重生的士兵們希望與承若諾,使其願意跟隨。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西北聯防不僅是為中原國土建立完整的保護網,讓女真無法趁虛而入,有了完善的堡壘,才有辦法主動出擊。而以戰謀和的想法,便是藉由主動出擊,不再處於挨打防禦的一方,獲得勝利後來逼對方乞和,展現自己的實力也讓對手知難而退。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就如上述提到的,君臣關係在中國歷代中是非常重要且微妙的,皇帝下放君權給邊防或指揮官,保衛家國的安全。但是歷史上卻常看到兵權與君權的矛盾,如: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或是明朝中央集權等形式出現,各有其一套理論與方法來避免兵權落入一人之手而過度擴張。而崇禎皇帝殺袁崇煥,先前袁崇煥已有不良紀錄,而後來他又獨攬東北邊防戍守大權,加上本身的猜疑,害怕袁崇煥叛國與女真勾結,便不顧事情真相與國家情勢,勢必要先除掉心頭患才是。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首先,很欣賞吳三桂的果斷及勇猛性格,敬佩袁崇煥對抗外族的思略與能力。而袁崇煥入獄到行刑的那段影片中,更讓我感到國家錯殺英才的冤枉,就有如岳飛莫須有罪名般的委屈,只能留取丹青照汗青,希望後人能為他們平反,袁崇煥後來不願接受任何的一點垂憐,頗有士可殺不可辱的味道,也更讓人感到惋惜。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訪客 周六 9月 25, 2010 10:08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在諸多學家中,對於儒家思想影響甚深,儒家倡導仁義,其中更包含捨身取義。捨身取義,顧名思義即是一個人為了正義、真哩,不惜犧牲個人,抑或維護真理保有自己尊嚴而不受侮辱,犧牲自己的生命。或許有人認為這種行為是莽夫的作為,但渾渾噩噩窮極一生,與死亡不也相同。這種精神更是直接反應在軍事領導人身上,北宋岳飛、南宋文天祥,均是為維護個人理想,不固自身安危,奔赴戰場,隨著個人軍力的壯大,威脅在上位者,下場可想而知,但他們心中關切的卻是國家安危,這充分展現出捨身取義的精神,也讓後世上了寶貴的一課。其次,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不平等關係,即所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造就封建制度,卻也造成資訊的不平等,正如投明狀三弟所言:大哥是對的。難道大哥真的永遠都是對的嗎?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智與勇。從吳三桂的靈機應變中,我們看到他很明白自己的目的,不為他人所困惑,他要的是這批勇兵,剛開始要200名,但是皇上有旨全部處死,於是他隨機一變改留50名,藉由穿梭漏洞,來成就自己;從這之中,吳三桂更是展現身為王者的霸氣,手刃關平最高指揮官,200人於眼前相互屠殺仍不改臉色,不愧為鎮守山海關的一代將領。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莫過於其個人魅力,言出必行,而關寧鐵騎求的更是一位有魄力的將領。但光是如此還不夠,要帶領這批如狼似虎的軍隊,除了吃了熊心豹膽外,更是要有蛇蠍般的陰狠手辣,才能使他們認命服從。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針對當時的情勢發展,這有很大的不妥。原因在於,明代當時有內憂外患,而調度國內兵力勢必影響國內戰情及民心,於其這樣,到不如化守為攻,殲滅女真東北戰力,換取喘息空間,或是在西北採取空間換取時間,一點一滴耗弱敵方,而不直接硬碰硬,在東北直接奪下敵人城池,這是蠶食也是鯨吞。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自古帝王統御術之一在於製造矛盾,製造臣與臣之間的矛盾,不但可以獲得更好的意見,也可以用來消弱勢力。我認為不光是女真的反間造就袁崇煥之死,而是崇禎透過殺袁崇煥來重新維持君臣之間的平衡,這是一種手段。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回復: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發表  育慈 周日 9月 26, 2010 2:08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以四維八德這種中華民族的文化來說好了,〈禮〉古代作戰時講求禮節,敵人沒過河不能攻擊,不殺頭髮花白的人(二毛);〈義〉,義氣是士兵之間的相互扶持;〈廉〉不貪,不是自己的不去貪求,古代師出有名,每場戰爭都要有其正當目的;〈恥〉失敗了要有反省的心。〈忠〉這是對於國家對於部隊的指令服從;〈孝〉盡忠報國便是父母對於孩子最大的期望;〈仁〉對於部屬要能體恤、待之如親兄弟;〈愛〉能夠親愛部屬袍澤,保護人民;〈信〉對於承諾的事不反悔、不推遲;〈和〉如果能沒有戰爭的話是最好,要不然"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最高境界;〈平〉對每個部屬公平,一視同仁。(突然覺得軍人讀訓的內容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啊~)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剛開始我被他一刀殺了無辜的巡撫而嚇到,單純只是同情可憐的巡撫,不過仔細想想,如果他沒有這麼做,不能讓那些叛亂的士兵降伏的話,真的和御林軍打起來,只會造成更多傷亡,而且也不能讓他們發自內心的心服口服。所以單純的婦人之仁,是很不明智的。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除了他有膽識、有領袖魅力、有魄力的下決定外,也是有一定的心狠手辣。應該說是在應該體恤部下時對他們很好,有如自家人。但對於該使出權力時,則不擇手段的陰險狡詐。這樣才能馴服那些驍勇善戰,身經百鍊的關寧鐵騎。必須比他們更狠心。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這其實和皇太極所想的策略是雷同的,皇太極希望利用騎兵不斷侵擾邊疆地區人民,使得人心不安怨怒朝廷,再讓明朝自己來求和。袁崇煥也是希望利用主動的戰爭使女真部隊自動求和。這是主動的和平手段。相信袁崇煥也對自己的部隊很有信心,可以打贏女真部隊,也是利用本身長城的優勢,這是以當時的情勢下最好的辦法。只可惜還沒辦法成效,袁崇煥就被殺了。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原本崇禎皇帝就對袁崇煥不信任,加上皇太極所使用的離間計,恰恰使崇禎皇帝有很充分的理由殺了袁崇煥。但是他應該也知道這樣做會失去一位大將駐守長城。但我想他應該是太情緒的處理這件事,加上了自己的誤解,沒有以全國人民國家的立場來處理,要不然也可以讓袁崇煥戴罪立功,依然可以保衛國家。但是他沒有。或許這樣他可以心安一點,他也可以用其他大將駐守長城,只是都不及袁崇煥的功力,所以明朝因而滅亡。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我一直再想,如果我是袁崇煥,王承恩給我他們太監間的祖傳秘方,抹了可以免除痛苦,那我會不會這麼做。我想我應該還是會抹的吧!這本來就不是我應得到的酷刑,即使不得不面對,但為什麼不讓自己痛快一些?況且如果讓自己在還沒割到一千兩百刀的情況下就死掉,那豈不是也害了單純執行命令的劊子手?不過想到這裡也更欽佩袁崇煥的骨氣與不凡~
至少時間證明一切,歷史替他平反冤屈。

育慈

文章數 : 7
注冊日期 : 2010-09-08

回頂端 向下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之題綱~江山風雨情 Empty 第三週課後心得分享與討論~江山風雨情

發表  許廷輔 周日 9月 26, 2010 10:52 pm

(一)您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對其軍事倫理價值觀造成哪些影響?
中國受到儒家思想影響深遠,其五倫、四維八德觀念深植民心,其中五倫強調君臣、父子等的上下關係,四維八德是強調個人之氣節,又四維中的「義」與八德中的「忠」、「仁」對軍事倫理影響深遠。在這些觀念的影響下,使軍中有「絕對服從」、「不得抗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以能完成上級交代之命令為榮」的價值觀。

(二)影片中的青年吳三桂,臨危受命前往邊關平定兵變,表現出軍人應有的哪些智謀與膽識?
他在邊關平兵變時能隻身赴兵變陣營,在敵方眾人殺氣騰騰的環視下,尚能神色自若的侃侃而談,想必是已經了解敵我之情勢,並在胸中已有策略,方能如此,至此實表現出軍人「知己知彼」的智識與「臨危不亂」的勇氣。而他在勸誘不成時,能當機立斷斬殺敵方所俘之人質,使對方失去談判的籌碼,可為「慎謀能斷」、「先發制人」。斷敵後路後,又能站在敵方立場分析情勢,並為敵方指出兩條路,迫使對方知其弱勢心性動搖,而不得不擇其一,表現出吳三桂善於「分析」、善用「心戰」之特質。之後又能讓敵方自相殘殺而從中選取精兵,既不違背皇帝「斬叛軍」的指令,又能從中得利,可謂「善於權衡、手段圓滑巧妙」。

(三)承上,吳三桂為何能夠吸引「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為他賣命效忠並隨其打天下?
我認為吳三桂於平兵變的過程中,已展現出一位領導者擁有的氣質與智謀。他在面對敵人時能慎謀能斷、善用謀略,而他在面對部下(那些互相殘殺而剩下之人)時,又能立刻進行獎賞,並對這些人表其惜才愛才之心,他膽敢抗皇帝「殺無赦」的命令而留下部分造反精兵,即是最佳鐵證。另外,他那「鐵石心腸」的性格與「兇猛狠辣」的手段,更是符合「關寧鐵騎」這支虎狼之士的胃口,願意為他效忠,隨他打天下。

(四)影片中的督師袁崇煥,他提出對抗女真部隊必須「西北聯防,以戰謀和」的戰略構想,您是否同意呢?
同意。袁崇煥能預測女真部隊南攻明朝的走向,加強西北邊疆之兵力使防禦連成一線,讓女真人在無從南下的情形下,主動求合,實帶有些許「不戰而屈人之兵」之意味,是以贊同。

(五)承上,從中國君臣互動關係來看,您認為崇禎皇帝為何必殺袁崇煥而自毀長城?
崇禎皇帝生性猜疑,對袁崇煥種種做法(滅烏坵取糧)早已心有不滿,在這種君臣不能互信互諒的情況下,中敵方的反間計尚不能明察,一意地認為袁崇煥通敵叛國,加上之前對他的種種不滿,以及認為尚還有可取代之將才(洪承疇),便殺之而自毀長城。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這部影片使我深刻感受到君臣這兩者間微妙且重要的關係。在上位者要能信任其將領臣子,要能體察其處境,方能贏得部屬效忠。若似崇禎皇帝生性猜疑,還要暗中派太監去偵查臣子的一舉一動,則弄的為臣為將者人心惶惶,宮裡宮外風聲鶴唳,部屬又怎能願意以忠誠(忠臣)之心侍君。是以君能體恤下屬並信任之,是固國的關鍵。而袁崇煥忍辱負罪受極刑,其在舉國唾罵聲中尤從容赴義,令人不禁為之動容,亦感嘆一代忠臣名將就如此命喪於一代昏君之手下。

許廷輔

文章數 : 5
注冊日期 : 2010-09-12

回頂端 向下

1頁(共3頁) 1, 2, 3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