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烽火映白袍」課程討論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街亭失守」導致北伐失敗,恐非馬謖一人之過!

+2
呂文中
蕭景元
6 posters

向下

「街亭失守」導致北伐失敗,恐非馬謖一人之過! Empty 「街亭失守」導致北伐失敗,恐非馬謖一人之過!

發表  蕭景元 周三 12月 10, 2014 12:09 am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軍事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千古流芳,說他是三國時期的孫武也不為過。在其所效力的蜀國爲當時三國軍力最爲薄弱者,孔明尚可以發動 6 次北伐驚動中原魏國。這6次北伐中的第1次~首出祁山,孔明「以攻爲守」對魏國發動了戰爭。

由於魏國認定在劉備死後蜀中已經沒有大將,且近幾年來沒有任何動靜,疏於防範西邊。諸葛亮從漢中出兵,隔月進入祁山和西縣附近。魏國指揮官-駙馬夏侯楙不敵孔明攻勢,隴右安定、南安和天水三郡的部分城鎮響應蜀軍,一時蜀漢軍隊聲勢浩大如入無人之境。此舉令當時魏國皇帝-曹叡震驚不已,親自坐鎮前線長安指揮軍隊對抗蜀軍的入侵行動;然而,看似一切順利的北伐行動中,最後不幸宣告失敗而撤兵漢中,關鍵性的戰役-街亭之役被歷史學家認定爲此次行動的轉捩點。街亭一失,滿盤皆輸。當時負責防守街亭的蜀國先鋒-馬謖,也被認爲是喪失這一次堪稱最有成功北伐機會的罪人。個人看了許多史書後我認爲這次失敗的原因不盡然是馬謖失守街亭,其失敗應該追究於孔明當時北伐戰略失當和街亭判斷錯誤。

一. 戰爭前雙方兩國基本兵力部署與戰略

01. 兩國軍力比較
A.魏國:佔有當時天下三分之二的魏國,擁有著最充足的人口、富庶的土地(關中地區)、教育程度較其他地區高(人才),在擁有著充足的賦稅 和比其他兩國寬廣的土地、人才爲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全國總兵力預估爲 35 萬左右,分佈情況和用途約如下:
a.對抗吳國:揚州 8 萬 荊州 8 萬 徐州、豫州各 3 萬
b.防備北方少數民族:幽州 2 萬和並州 1 萬
c.防禦蜀國、西北民族: 雍州:1 萬 涼州:2 萬
d.其他州常備軍:(青州、兗州、冀州)2 萬
e.中央預備軍:5~8 萬
根據以上軍力分佈位置,可以判定當時魏國主要是對付東南方的東吳,對於蜀漢只採取防守的消極方式。

魏國參與作戰將領:
夏侯楙,雖然貴為安西將軍,但卻是一名沒有作戰經驗的文官。初期抵抗蜀軍入侵的最高指揮官,後因苦吞敗仗改由曹真統領大軍。
曹真,魏國大將軍,此次抵抗數國入侵的戰爭裡魏國的主要指揮官,一名作戰經驗豐富的統帥。
張郃,右將軍,戰爭初期在荊州防守東吳,受命率領 5 萬步騎兵前往隴西戰場支援,為打敗蜀軍的主要將領。

B.蜀國:僅佔有當時中國不到全國土利面積的四分之一。蜀漢無論在人才培育或是人口稅收大大比不上強大的魏國,但由於魏國當時主要是要對赴國力較蜀漢強盛的東吳,對吳國採取進攻而蜀漢爲防守,所以 國家軍隊大都佈置在南方或東方進攻孫吳,對於西邊蜀漢的兵力部署偏少。由於蜀漢面績不如魏國大,全國總兵力爲 12~13 萬人左右,分佈如下:
a. 對抗曹魏:北方漢中 10 萬人
b. 防衛孫吳和南方民族:2~3 萬人
c. 中央預備軍:0 人(沒有設置預備軍隊) 為何曹魏需要在各地放置軍隊而蜀漢卻將全國軍力部署於北方呢?當時蜀漢已經和東吳擁有良好的關係,所以對於東方防線不需部署過多軍隊,敵人只有一個-曹魏。

蜀漢參戰將領:
諸葛亮,蜀漢最高指揮官,統領三軍,進攻隴西一帶,佈下疑兵在箕谷後遭曹真識破。
趙雲,鎮東將軍,蜀漢東線指揮將領,從箕谷出兵作為疑兵,後遭曹真擊敗。
魏延,鎮北將軍,隨同諸葛亮進攻隴右,為西線的主力攻城部隊將領。 吳懿,左將軍,和魏延同樣隨同諸葛亮進攻隴右,亦為 主力攻城將領。

馬謖,參軍,受諸葛亮命前往防守街亭,後遭張郃所敗。
王平,牙門將,隨同馬謖防守街廷的副將,因經驗豐富,不致使蜀軍全滅,後受重用的將領。
高詳,右將軍,柳葉駐軍之將,原來為了呼應街亭主力軍 因街亭大敗後亦遭張郃擊敗。

02. 實際戰爭人數

A.魏國
a.隴右守軍 6~7 萬人
b.中央支援部隊 1 萬人:初期由夏侯將軍所率領的部隊。不久歸屬於曹真連同隴右和張郃的軍隊供其調度。
c.由東吳戰場抽調之精兵 5 萬人:魏國判定孫吳沒有進攻意圖,立即派張郃 從荊州率領 5 萬人支援西北戰線,這一批軍隊為魏國勝利的主因。
B.蜀國(分爲東西線)
a. 東部:趙雲率領約 1 萬人從箕谷進攻秦嶺東部,並派兵修箕谷道以為出兵態勢,而這一批軍隊的作用為引誘魏國多數軍隊到達箕谷防守蜀軍。事實上是要讓西部的諸葛亮本軍可以在魏軍兵力較少的情況下拿到隴右地區。(聲東擊西)
b. 西部:諸葛亮本人率領 9 萬多人本部軍隊從漢中西方出陽平關走祁山到達隴右地區欲佔領此區。(此次北伐主要的路線)

03. 兩國戰略
A.魏國:初期,由於魏國當時沒料想到國力較弱的蜀國會進攻,加上孔明疑兵戰略奏效,魏國多數軍力防備沒有戰爭的箕谷地區。導致主要被攻擊的隴右防禦兵力過少,屢屢敗仗。後期因魏國指揮官-曹真識破東部趙雲所率領的軍隊為疑兵,將多數駐守在此的兵力(包含來自荊州的支援部隊)調往西北戰場投入抵抗蜀國本部軍,得到勝利令蜀軍撤兵。

B.蜀漢:派遣疑兵引誘魏國主力部隊防守秦嶺東方,之後用奇襲的方式迅速 奪取隴右地區,利用隴右地區地勢較長安地區高達到”居高臨下”,近窺長安 地區(關中)。但因後期計謀失效,箕谷的主力魏軍投入隴右戰場,蜀軍敗。

二. 爭戰過程

01.取得隴右三郡:因初期魏國煮立軍隊被引誘到箕谷,隴右守軍人數偏少,加上安西將軍-夏侯楙(文官)調度失利。由於此次攻擊是出於偷襲,一時魏國反應不及,被孔明一連取的隴右三郡和一些郡縣的響應共同伐魏。

02.掉換司令官:由原先沒有實戰經驗的夏侯將軍換為身經百戰的大將軍-曹真,曹真識破蜀軍東線的部隊為疑兵,立即調度多數東部守軍和荊州右將軍張郃率領5萬精兵支援部隊前往隴右戰場支援。

03.街亭敗仗:街亭為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路口,陽平關以東的咽喉地,是進出漢中的重要門戶。魏國支援部隊與蜀漢先鋒阻援部隊在街亭交鋒,蜀漢25000人被張郃率領的部隊殲滅到剩千餘人回本營,為這次戰爭的轉捩點。

04.蜀漢撤退:由於街亭一失,糧食無法運到前線,前線軍隊又攻不進去長安,蜀軍會困在魏國境內,可能導致全軍覆滅;且加上街亭之戰失去三分之一的主力部隊,諸葛亮決定撤軍漢中。

三. 此次北伐失敗原因探討

01.軍隊調度失當
A.高估蜀軍山地防禦和攻城能力
a.街亭為丘陵地的山寨口,附近只有一座沒有水源的小山,認定蜀軍多出深山地防禦擁有能力守下此處。因此派遣的軍力只有 25000 人。
b.攻城部隊時間太慢:由於屬於偷襲行動,沒有攜帶大型攻城武器且當地城池遠比預期堅固,使得攻城無法順利導致戰事時間拉長。因為沒有及時攻下城池,導致諸葛亮必需派遣額外的軍隊-馬謖去阻擋支援的大軍。倘若攻城部隊及時拿下,就無需再有街亭之役了。
B.低估魏國支援部隊的速度和實力
a. 諸葛亮評估支援部隊不會如此迅速到達戰場且軍隊素質不佳,所以基於此理由,派遣參軍馬謖鎮守街亭而不是武將魏延或是吳懿等蜀軍名將。
b. 諸葛亮認定己方疑兵之計成功,可以將多數魏國軍隊牽制在東方,所以評估支援部隊人數不會過多。

02.街亭之戰慘敗:由於街亭屬於孔明北伐軍隊補給的重要路線,前方軍隊所需物資必須經由此地運輸,軍隊轉進亦須經過此地。一旦此處被奪,蜀漢軍隊將無法前進抑或是順利撤退。所以街亭一敗,北伐前線部隊立刻撤退。
A.重用馬謖防守街亭
a.原因:因孔明在南征期間,馬謖獻策「攻心為上」收到很好的效果,加上馬謖的哥哥-馬良為蜀漢名將,孔明信任馬謖也有像哥哥一樣的本事。
b.現場馬謖佈陣失當:不聽副從副將王平建議,將主力軍隊2萬人佈署於沒有水源的山丘上,僅5千人交給副將王平部署於山寨口。魏軍切斷山丘水源,主力蜀軍軍心大亂,被魏國支援部隊突擊幾乎失去了所有主力軍隊。另5千人因主力被攻破且遭到牽制,無法支援山上的馬謖軍團。
c.將領缺乏實戰經驗:馬謖戰敗後無法重整軍隊陣容堅守陣地,或是收拾殘兵前往友軍營寨共同禦敵。當時經驗豐富的將軍王平帶領著5千人堅守陣地,使得魏軍沒機會前往追擊。相信若以魏延等將軍帶領,即使戰敗也不至於慘敗。
B.街亭附近友軍遭到魏軍牽制
a. 駐守在街亭南方柳葉城的高翔遭張郃派遣魏軍5千人牽制,無法救援街亭主力軍隊。
b. 進攻秦川的蜀軍攻城部隊沒及時攻下附近城池,導致魏軍有足夠時間可以先擊破蜀漢阻援部隊,且和守城部隊聯合擊退蜀軍。

四. 諸葛亮北伐疏失:
孔明為當時北伐的最高指揮官,此次戰役失敗不難從孔明判斷和戰略預想的疏失中,看出若干跡象。

01.魏國支援部隊的實力判斷錯誤
A.認定支援部隊的速度和素質沒有很堅強:由於北伐開始對魏國的防守軍隊剛開 始蜀軍可以輕易的突破各個防禦陣地,蜀國評估支援部隊應該只是應急部隊而非 擁有正式訓練的軍隊。
B.雙方兵力過於懸殊
a. 要用25000人阻擋50000 人,幾乎不可能辦到,支援部隊將軍張郃所率領的是對付孫吳的前線軍隊,為一支訓練有素的精兵,且張郃為一名身精百戰的大將,與馬謖為一名沒有實際帶兵的將軍實在有天擾之別。以諸葛亮謹慎帶兵的習慣,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士兵以一檔二。所以根據這點判斷,諸葛亮沒有得到敵援軍正確數字,縱使知道也認定自己的計謀可將多數軍隊阻止在東部。

02.蜀軍分兵進擊的策略和魏國的各各擊破戰略
A.隴右蜀軍當時把軍隊分為 三者
a. 由魏延、吳懿率領的部分攻城軍隊約 2-3 萬人。
b. 馬謖、王平的前鋒阻援部隊及高翔在柳葉城的部隊(馬謖25000 人+高翔5 千人)。
c. 諸葛亮鎮守的中軍約 3 萬人在街亭南方。
B.魏國由張郃率領的 5 萬人支援部隊集中火力攻擊成功擊破蜀軍
a. 由於張郃突破馬謖阻援的軍隊後開始進擊各地的蜀軍陣地
b. 蜀軍由於採取分兵進攻(攻城部隊、阻援部隊、中軍),導致各隊軍力人數較魏國少,無法用少數兵力對抗人數較多的增援軍。最後,不敵魏國支援部隊的反擊。

03.評估前線攻城部隊時間失當:諸葛亮打算在魏國增援部隊來臨前,利用馬謖推延敵援軍抵達,給予前線攻城部隊時間拿下隴右城鎮。
A.魏軍支援迅速導致前線攻城部隊時間不足以拿下城池,被後到的魏國支援軍給打敗撤退。
B.由於攻城部隊無法如諸葛亮預期拿下陣地,導致沒拿下城池的軍隊被擊敗。

04.疑兵之計失敗:趙雲率領1萬人出征箕谷
A.目的:吸引關中部隊集中在箕谷使得祁山的軍隊可以在魏國軍隊較少的情況下,拿下西部多數陣地。
B.魏國指揮官-曹真剛開始集結多數軍隊駐防此地,預防趙雲進攻此地;但在防守一陣子之後發覺,趙雲的部隊出戰的跡象不多,斷定為疑兵。留下少數軍隊觀察將部隊抽調至隴右,以抵抗孔明的主力部隊。倘若疑兵之計成功,張郃的救援部隊絕計無法全數5 萬人都投入西邊戰場。由曹真將張郃的所有支援部隊派遣到隴右而不留下兵力駐守箕谷可得知,諸葛亮的計謀在這時候已經被識破

根據以上分析,不難看出這一場戰役的失敗與諸葛亮的調度和判斷錯誤有關係。雖然,重用馬謖防守街亭導致慘敗(不是失敗,是慘敗)使得北伐必須退兵漢中,為此次討伐行動轉捩點。在這次論文的探討中,分析北伐時雙方兵力、軍事部署位置、戰略、雙方迎戰方式…….等等中,看出最重要的戰役-街亭之戰的失敗,並非街亭守將馬謖的罪過。歷史學者把責任放在馬謖帶兵不利,實在是委屈他。

當時諸葛亮沒有判斷好援軍兵力和對方支援部隊的軍事素質,並且對自己的戰術非常有信心,認定「疑兵之計」成功並能牽制多數魏軍主力在箕谷,即使收到情報魏國有支援部隊認為兵力也理當不多。所以,交給馬謖投入迎戰兵力25000人,即認為已經足夠抵擋『為數不多』的魏軍;但事實不然,魏國抵達戰場的部隊竟然高達50000 人。如果說諸葛亮瞭解自己戰術已經被識破的話,他派給馬謖的軍隊理當會比25000 人多上10000~15000 人,畢竟他身邊留著3萬沒有事情做的軍隊。

假使諸葛亮在箕谷計謀成功或者是被識破,即時收到情報,定不會單單派遣25000 人去抵擋為數5萬的敵軍。如果諸葛亮能了解情報的重要,相信街亭之戰就不會爆發。既然不會爆發,北伐也就不會失敗。馬謖因為諸葛亮的判斷錯誤,必須以一擋二而在街亭慘敗。根據上述推論,那是孔明自身的疏失導致街亭之戰的爆發。因此,街亭之役慘敗的歷史責任就不能丟在馬謖身上,而應該是在當時的最高蜀漢指揮官-諸葛孔明!

蕭景元

文章數 : 8
注冊日期 : 2014-10-24

回頂端 向下

「街亭失守」導致北伐失敗,恐非馬謖一人之過! Empty 思考

發表  呂文中 周四 12月 18, 2014 9:51 am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12月分月會沈中原教授講到的懷疑二字,知識不是灌輸進來的,而是經過咀嚼的,看歷史書或是電視劇"三國",好像事實就是馬謖自己驕傲、自傲,但可以從多方思考,看看其他的因素,會發現可能有不為人知的祕密。說不定,諸葛亮把馬謖視為心頭大患,想把馬謖除掉也說不定?

呂文中

文章數 : 7
注冊日期 : 2014-10-18

回頂端 向下

「街亭失守」導致北伐失敗,恐非馬謖一人之過! Empty 三國史造神

發表  方璞鈞 周四 12月 18, 2014 4:17 pm

由於三國演義的流佈,三國史深入民間,媼幼能知。正因為通俗,不免造成對正史的誤解或淺薄認知。「小說」是不是應負起傳授歷史的任務?這個問題見仁見智,現實上,卻確會因為虛構而干擾了正史。三國演義就將孔明描述得彷彿擁有操控天地萬物的能力,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孔明也是如此,我們常常忽略掉孔明的缺失而將其他人的缺失放大,其實仔細想一想,一場戰爭的失敗,怎能完全歸咎於一人呢? 所以我們確實要有懷疑的心去研究歷史啊~

方璞鈞

文章數 : 7
注冊日期 : 2014-12-02
年齡 : 29

回頂端 向下

「街亭失守」導致北伐失敗,恐非馬謖一人之過! Empty 為馬謖平反

發表  林學群 周日 12月 21, 2014 11:10 pm

一場戰爭的成敗絕對不會只因為一個人而有所影響,包括當時的季節,所佔領的地勢......等等,許多關鍵的因素往往都會在不經意間左右了戰局。而且戰時許多事情的發生往往都是措手不及的,即使是在怎麼足智多謀的孔明,我相信他也無法能全盤掌握。再者就是將街亭之戰的成敗責任掛在馬謖的肩上有點不公平,就算說是馬謖好大喜功、目空一切所招致失敗,那麼料事如神的孔明竟然知道這點為甚麼還要授命給馬謖這項重要的任務呢?我覺得孔明本身也有錯,除了授命給馬謖以外,他對戰爭的判斷也有所失誤。今日蕭景元同學將所有的資料呈現出再加以比較,終於能稍微為馬謖平反了。

林學群

文章數 : 6
注冊日期 : 2014-09-15

回頂端 向下

「街亭失守」導致北伐失敗,恐非馬謖一人之過! Empty 回復: 「街亭失守」導致北伐失敗,恐非馬謖一人之過!

發表  吳嘉哲 周一 12月 22, 2014 5:52 pm

看完三國演義這篇文章我馬上想起一個問題:若使用孔明的佈陣就守得住嗎?
馬謖的守軍沒有司馬懿的精銳及眾多,再加上街亭本是易攻難守之地,本來就難以守住,
恐怕這些劣勢皆遠超過孔明能想像的,利用孔明的佈陣(皆部陣於官道)沒有天然屏障更可能被繞道斷糧,
但小說怎麼可能會檢討孔明呢?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千里之外的孔明能預料到司馬懿攻打街亭已非常神準,
失守街亭恐怕是局勢所趨而非單純馬謖或孔明之錯,我們確實要用懷疑之心研究歷史。

吳嘉哲

文章數 : 7
注冊日期 : 2014-11-24

回頂端 向下

「街亭失守」導致北伐失敗,恐非馬謖一人之過! Empty 回復: 「街亭失守」導致北伐失敗,恐非馬謖一人之過!

發表  廖威誠 周二 12月 23, 2014 7:42 am

相信大家都喜歡研究三國的歷史很久了,小說跟正史存在落差,大眾被灌輸孔明的過度神格化,而像街亭這一役就是過度放大馬謖的責任,身為指揮長官的孔明用人不當用兵不當的情況反而沒在小說中提到。小說真的不用對歷史負責嗎?

廖威誠

文章數 : 5
注冊日期 : 2014-09-28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