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烽火映白袍」課程討論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發表  世清教官 周二 12月 22, 2009 2:49 pm

santa 課程討論重點:

(一)您是否同意影片裡的孩童,自幼即培養仇恨報國之教育心理?

(二)您認為某位主教為了讓士兵繼續上場殺敵,自稱引用聖經文字:「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叫地上動刀兵」的說法,其理解是否正確無誤?

(三)您看到影片裡的高層軍政長官與基層部隊官兵之間對戰爭之想法,有哪些明顯差別?

(四)這場刻意被隱藏的軼事,竟會發生在聖誕夜的殘酷戰場,您認為誰是成其美者?

(五)《三國演義》西晉大將羊祜受命征吳,對峙期間吳將陸抗重病不起。羊祜特派專人去送良藥,東吳陣營擔憂對方在藥裡下毒,力勸陸抗不要吃。陸抗服之不疑,並說:「羊祜豈鴆人者!」病癒之後,整個荊州戰線處於長期和平狀態。羊祜以信義著稱為世,就連吳國軍民都尊稱他為「羊公」。相較於此部「近距交戰」的故事情節,您認為有無異曲同功之妙?或不可同日而語?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世清教官
世清教官
Admin

文章數 : 1232
注冊日期 : 2009-11-20
年齡 : 52
來自 : 台北

http://www.ndmctsgh.edu.tw/web/MilitaryEthics/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回復: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發表  訪客 周五 12月 25, 2009 1:26 am

「近距交戰」這部影片所描述的故事,在我高中的時候第一次聽到,當時我的心中是很感動的,
高中上軍訓課的時候常會看到戰爭的影片,或者是911相關(如世貿大樓),因此對於戰爭的畫面,總是覺得非常難過。
三方交戰僵持不下,但誰的心中沒有想要回家的念頭、誰不想要和家人共度平安夜,
我想沒有人會想要這場戰爭持續下去,但是因為各國主事者的無窮欲望、貪婪,使得無辜的人受牽連,被迫遠居他鄉、於戰火下苟活...
當時在該戰場的英德法三國軍隊,能夠放下國與國間的紛爭,和平共處,甚至能夠將對方視為手足、互換地址以求戰後能夠拜訪對方...等等,
這樣的美事少有,這樣的感情也難得,能夠看到這部片,真的很感動。

教官的問題中提到了幾個在戰時發生的景象,例如幼童被教育要仇恨他國,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為何要強迫無辜的下一代拾起上一代的仇恨?又如主教為了刺激士兵的戰鬥意識,自稱引述聖經文字:「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叫地上動刀兵」,也許是戰時殺紅了眼,大家便覺得這樣的講話是有道理的,但是這和我們一般所認為宗教所積極追求的是和平有很大的出入,利用宗教的力量來煽動戰爭,這和罪人有何不同?

我的心得分享只到這邊,雖然簡短,但都是我想說的話,這部片雖然結局並非皆大歡喜,但是中間的過程,想必已經溫暖很多人的心。 Very Happy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M108甲忠林峻佑

發表  訪客 周五 12月 25, 2009 11:38 am

一開始看到片名時,我還問了教官「近距交戰」和「Merry Christmas」有什麼關係??
後來才知道,這是零距離交心的戰爭角落
殘酷的戰場上,誰不是爹娘父母養,國家的仇恨、歷史的罪惡,難道及的上妻兒微笑的嘴角
今天同樣是聖誕節,為教官介紹這部片感到高興,我們何其幸運,可以在耶誕節的當天,與朋友狂歡,與家人同聚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陌生男人開口攀談的主題,竟然是自己的太太

有部片「英雄教育」,探討的正是學童時期國家觀念教育的養成。兩個男孩子在受訓的過程,如何從懵懂無知的少年,成為鐵血心腸的軍士
每個國民都應該培養國家意識,這樣才不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對岸統一。但國家意識不應被窄化成為戰場上殺人無數才能報效國家。
同樣身為軍人的一份子,感謝我國的軍事教育,並沒有讓我泯滅自己的良知,而是在保衛國家的前提之下還能認清是非。
應該不會發生在群情激憤的情況下就把自己國家的警察推下了宣傳車。

Merry Christmas!!!!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發表  訪客 周五 12月 25, 2009 5:35 pm

「近距交戰」這部影片描述的是戰場上,對立的陣營因為聖誕節而放下武器,達成停戰協議。歷史上不乏戰爭中因為各種原因而停戰的案例,但影片中兩方三陣營,從停戰到互相友好甚至打鬧成一片的故事讓我覺得十分不可思議,若非知道這部影片是真實故事改編,我會認為導演過分渲染、過於矯情。如果這是真實的歷史事件,那也就不難推測此戰爭的動機,對於基層軍官、士兵、平民百姓而言其實不具任何意義,才會讓前線的軍官、被徵招的士兵,在嚴肅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戰場,輕易的放下武器、釋出善意,在聖誕節中輕鬆的分享食物以及對家人的思念。而聖誕節這個時間點在片中,我覺得充其量具備象徵的意義,前線士兵並非因為聖誕節而友好,就像在停戰前,一樣的聖誕節、三陣營壕溝裡一樣的食物聖誕樹,對那些士兵而言並沒有任何撫平苦悶思鄉情懷的作用;相較於宗教意義的節日,建立敵對雙方信任的關鍵更趨近於想家的親情、崇尚和平的人性,如果德軍陣營唱的不是平安夜而是家鄉民謠,也未必不能引起三方陣營的共鳴。
片中對於戰爭、宗教其實多少有些含蓄的批評,就像那對英國兄弟,哥哥的戰亡在弟弟心中植下恐懼憤恨的種子,這說明戰爭並非解決矛盾而是造成更多的對立,而兩位神父對於戰爭看法的大相逕庭,也說明宗教信仰其實是非常主觀的詮釋,它可以激勵人性、引人向善,也能扇動人心、製造衝突對立。


M108李則叡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M108 甲孝班 吳尹傑

發表  訪客 周二 12月 29, 2009 2:22 am

(一)您是否同意影片裡的孩童,自幼即培養仇恨報國之教育心理?
在帝國主義盛行的年代,國家利益大於一切,所以人民從小就被灌輸忠黨愛國的觀念,為國犧牲奉獻打敗敵國是最榮耀的事情,但是這種教育容易教出一些激進份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到處製造混亂,所以我不同意。

(二)您認為某位主教為了讓士兵繼續上場殺敵,自稱引用聖經文字:「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叫地上動刀兵」的說法,其理解是否正確無誤?
以上帝之名進行屠殺仍是殺戮,神聖之刃仍然沾有鮮血,聖戰的光榮號召往往是數十萬條人命枉送的開端

(三)您看到影片裡的高層軍政長官與基層部隊官兵之間對戰爭之想法,有哪些明顯差別?
高層軍官是想要趕快打完戰爭贏得勝利凱旋歸國,基層士兵無論誰輸誰贏,都只想保住性命平安回家。

(四)這場刻意被隱藏的軼事,竟會發生在聖誕夜的殘酷戰場,您認為誰是成其美者?
在場英法德三國軍隊裡的所有士兵能夠放下昨日的仇恨在聖誕夜共度佳節,士兵們是最好的成其美者。

(五)《三國演義》西晉大將羊祜受命征吳,對峙期間吳將陸抗重病不起。羊祜特派專人去送良藥,東吳陣營擔憂對方在藥裡下毒,力勸陸抗不要吃。陸抗服之不疑,並說:「羊祜豈鴆人者!」病癒之後,整個荊州戰線處於長期和平狀態。羊祜以信義著稱為世,就連吳國軍民都尊稱他為「羊公」。相較於此部「近距交戰」的故事情節,您認為有無異曲同功之妙?或不可同日而語?
在兵不厭詐的戰場上,看似所有人都不能相信,但是還是有人能保有人性最光輝的一面,願意相信自己的敵人,不去設計陷害自己的敵人,不論古今中外都有這些令人欽佩的例子。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 天亮時 我們該戰爭 還是和平 ? "祥和而溫暖的聖誕夜,三國軍隊一起享有這和平的夜晚,到了天亮又是砲火相向,這何其諷刺,何其悲哀?這次事件就再也沒有發生了,在往後的大戰中雙方為了勝利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坦克,毒氣、潛艦和戰機紛紛投入戰局,少了人性,留下更多的傷亡和悲傷,所以說還是不要發生戰爭的好。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M108 甲忠 李岳

發表  訪客 周二 12月 29, 2009 3:54 am

(一)您是否同意影片裡的孩童,自幼即培養仇恨報國之教育心理?
答:我認為秉持仇恨,任何事情都難以成功,唯有戰爭例外,因為戰爭的”成功”其實是一種”破壞”,本來就是無法理性溝通所造成的暴力衝突。我不同意在承平時期就對兒童灌輸仇恨,但是在遭受國難的時候,不用仇恨恐怕難以激發全國民眾的抗敵意識。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二)您認為某位主教為了讓士兵繼續上場殺敵,自稱引用聖經文字:「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叫地上動刀兵」的說法,其理解是否正確無誤?
答:我想大多數宗教的本意都是勸人向善的,然而經文雖為聖賢著述,卻是後人在解釋,題幹中的狀況乃所有借宗教之名行殺戮之實的宗教戰爭一貫的手段,主教的理解並無錯誤,其實他十分理解那句話的真諦,只不過他的目的是要讓無知的兵”錯誤理解”。

(三)您看到影片裡的高層軍政長官與基層部隊官兵之間對戰爭之想法,有哪些明顯差別?
答:戰爭是基層官兵出生入死的煉獄,同時也是上位者的鬥智遊戲,大家都想獲勝,但是高層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他們著眼在戰勝,因此將聖誕夜的和平視為違紀通敵;基層官兵的眼裡,或許不打仗安穩活者比什麼都重要。

(四)這場刻意被隱藏的軼事,竟會發生在聖誕夜的殘酷戰場,您認為誰是成其美者?
答:我認為越是低層的士兵越能體會戰場死亡的痛苦與恐怖,除非特殊原因(如英軍失去兄長的那位士兵),否則休戰應該本就是他們最殷切的期待,因此我認為成其美者應屬三軍的連長們,他們在必勝的上級壓力之下,明知若怪罪下來自己是責無旁貸,卻仍能夠做出停戰的協定,實屬難能可貴。

(五)《三國演義》西晉大將羊祜受命征吳,對峙期間吳將陸抗重病不起。羊祜特派專人去送良藥,東吳陣營擔憂對方在藥裡下毒,力勸陸抗不要吃。陸抗服之不疑,並說:「羊祜豈鴆人者!」病癒之後,整個荊州戰線處於長期和平狀態。羊祜以信義著稱為世,就連吳國軍民都尊稱他為「羊公」。相較於此部「近距交戰」的故事情節,您認為有無異曲同功之妙?或不可同日而語?
答:我認為兩者意義相同,都展現了敵我彼此寬容正直對待的君子之風。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答:看完這部片我十分感動,同時訝異竟然在殘酷無情的戰場上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不過讓我感慨的是,這樣的美談只發生在”剛好”交戰各方都有同樣的寬容之心的情況。如果其中一方是狡詐的,必定是該軍大獲全勝,而且還會得到欺敵致勝的美譽,所為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由此可見一斑。此外,早期民智未開,因而比較依靠、篤信宗教,悠美的聖歌或許能喚回人心的善念。我認為隨著時代的進步,每個人受的教育增加,見識益廣,也更工於心計,在大家一面倒地向物質、科學靠攏的現代,人心已經越來越難被感動,本片的佳話恐怕將成為絕響了。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M108 乙仁班 官哲羽

發表  訪客 周二 12月 29, 2009 12:55 pm

看完這部影片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美國甘迺迪總統在太平洋戰爭中
寫給他位於美國的情人信裡的一段話:
"不要去相信現在報章雜誌上講的那些高調,我查過,那些作者都沒來過戰地,所以才會高唱我們可以耗上五十年與一百萬人來打贏對日戰爭的這種高調。我覺得我們國內的人和在外面的人應該來徹底輪調一下:國內的人都說他們想出來殺日本鬼子;已經在外面的人卻直嚷著要回家!""我已經厭煩這種況日廢時像是一灘爛泥的戰爭了,相信日軍也是一樣吧。"
或許,戰爭的本質就是這樣吧
沒有人真的喜歡去殺戮,但是,殺戮卻可以為少數人帶來利益(或確保利益)
因此,才會有從小就開始灌輸要仇視敵人的想法:在上位者不就是既得利益者麼?由他們主導的教育,不能為他們帶來更多利益,那要投資教育做啥呢?
宗教亦是如此:如果宗教不能服務政治,那拿什麼來滋養宗教呢?宗教和政治在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是密不可分的呢!
只不過,這些灌輸與洗腦,往往都只是當權者奪利的手段罷了,甚至士兵本身也是手段的一部份而已。而這些操弄,往往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近距交戰中敵我雙方交心的場面固然難得,但試問,這世上豈有永遠的敵人?在利害關系背後,大家不都是人?所需求的所希冀的,豈有兩樣?
因此我認為,在軍隊中,我們服從命令與長官,為的是群體更大的利益,但一旦有事情被認為是凌駕於群體的一切的,就應該拼上性命也去做,就好像片中的男高音,無畏的走出戰壕那樣!
最後,孫子有一句名言叫"兵貴神速",為什麼要講求速度呢?不僅僅是為了戰略上的位置與心理上對敵人的打擊,在看完這部片後,我深深的感覺到,持久的作戰會徹底消磨所謂英雄主義的那種熱情,或許就是所謂的師老兵疲、士氣低落的意思吧。必竟,時候長了,那種由法術勢所引導出的熱情,會一點一滴的被人類基本的需求所替換,而會減低作戰力。但三國時的羊太傅為何使用緩慢推進的戰法呢?因為他並不是從激起士兵的熱情下手,他看準了三國以來人民厭戰的心理,因此選擇貼近人民的需求,其訴求與本電影自然是相同的。而且,若無羊太傅在荊州的長年經營,又豈有後來杜預的三月破吳!
一點心得,與大家作分享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盛世即將來臨~

發表  世清教官 周二 12月 29, 2009 2:54 pm

看看國醫同學們針對「軍倫課程」不同專題的心得分享,兼具「醫學專業」與「軍事素養」的後起之秀,正在迅速成形…。
風雲盛世即將來臨,只要給您們一個龍行虎嘯的舞台~ santa
世清教官
世清教官
Admin

文章數 : 1232
注冊日期 : 2009-11-20
年齡 : 52
來自 : 台北

http://www.ndmctsgh.edu.tw/web/MilitaryEthics/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M108 甲忠班 黃柏峰

發表  訪客 周二 12月 29, 2009 9:31 pm

(一)您是否同意影片裡的孩童,自幼即培養仇恨報國之教育心理?
不同意,雖然為了戰爭而培養仇恨心裡是一種手段,但戰爭結束後呢?他們是否會懷著仇恨活下去呢?這樣只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之後所付出的社會成本是不容小覷的。而且再說,又有誰能保證仇恨報國的心理就一定能打勝仗?

(二)您認為某位主教為了讓士兵繼續上場殺敵,自稱引用聖經文字:「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叫地上動刀兵」的說法,其理解是否正確無誤?
聖經可以說是本工具書,反映當時的環境與信仰。主教的理解並沒有對或錯,只是反映當時的軍國主義與戰爭環境罷了。就好比回教徒所引用的"聖戰"一詞,塔利班將他解釋成人民需冒險犯難,對抗敵人。理解上並沒有錯,只是塔利班擅自將矛頭指向了基督教。

(三)您看到影片裡的高層軍政長官與基層部隊官兵之間對戰爭之想法,有哪些明顯差別?
高層長官希望部隊能凱旋歸國,基層官兵只希望能歸國

(四)這場刻意被隱藏的軼事,竟會發生在聖誕夜的殘酷戰場,您認為誰是成其美者?
我認為應該是基層部隊的功勞。他們才是真正擁有決定權的人。雖然將帥在聖誕夜裡握手言和,但只要部隊中有一人不服公開抗議,那麼談判勢必破裂,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更嚴重的傷亡,所以我認為部隊才是成其美者

(五) 《三國演義》西晉大將羊祜受命征吳,對峙期間吳將陸抗重病不起。羊祜特派專人去送良藥,東吳陣營擔憂對方在藥裡下毒,力勸陸抗不要吃。陸抗服之不疑,並說:「羊祜豈鴆人者!」病癒之後,整個荊州戰線處於長期和平狀態。羊祜以信義著稱為世,就連吳國軍民都尊稱他為「羊公」。相較於此部「近距交戰」的故事情節,您認為有無異曲同功之妙?或不可同日而語?
以信義而傳為美談的史戰,又豈少了?古有退避三舍、華容道之役,今有克里米亞之南丁格爾。同樣以信義為依歸,人道主義不言而喻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一場戰爭,不管是贏家還是輸家,很可能都只是逞一時之氣罷了。如果能夠握手言和,化干戈為玉帛,豈非美事一件?供後人頌揚之。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回復: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發表  訪客 周二 12月 29, 2009 11:16 pm

挑幾個我比較有想法的問題來回答。


(一)您是否同意影片裡的孩童,自幼即培養仇恨報國之教育心理?

雖然覺得這樣做並不正確,但我想如果我是政治高層我一定會這樣做。

為什麼?

因為打仗就是這樣……必須要凝聚全國上下…不管是用什麼手段,從孩子的教育下手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洗腦方式。


但是這很不道德,也就是為什麼日本到現在竄改歷史的問題始終被其他國家質疑,因為孩子有知道真相的權利。

所以我並不能接受這樣做,但是我相信在戰時,這是一定會發生的。



(二)您認為某位主教為了讓士兵繼續上場殺敵,自稱引用聖經文字:「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叫地上動刀兵」的說法,其理解是否正確無誤?

我覺得這是一種最可怕的行徑,利用宗教的力量影響人心,鼓吹殺戮,將戰爭合理化為「聖戰」,甚至做到抹黑敵軍不是神的兒女,未免也太過偏激。何況信仰這種精神上的力量,是非常容易對人產生影響的,利用宗教作政治操作,煽動人心,往往會引發大規模的宗教戰爭、種族衝突等等的問題。

我認為作為宗教領袖,不應當鼓勵殺戮的行為,即使無法避免一戰,也應該是以宗教的力量發揮撫慰人心的效果,而非去鼓吹戰爭,挑起仇恨和仇視,就違背了宗教本身所謂,神愛世人的主軸了。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我認為人心都是厭戰的,尤其是當你發你所對峙的敵軍和你一樣,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同樣有一個家庭等自己回去,都會在懷中揣著家人的照片,都掛心著音訊不通的後方。很難,真的很難,當你意識到彼此都是「人」,戰爭就很難持續下去。

所以才會需要政治作戰。

灌輸、鼓吹,用各式各樣的方法,維持住官兵對敵軍的仇恨,才能使士氣保持,這也就是為什麼從我們電影欣賞者的角度,會覺得這聖誕夜得和平是一樁美事,但是無論在當時以及後來,從軍事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和平,都是一個污點,他會破壞原先凝聚的國仇家恨,當敵人變成朋友,一開始開戰的目的就變得模糊了。

高層是不會允許這樣的小小和平存在的,這種事情若是放任不管,整條戰線都會崩潰掉。

在不一樣的位置會有不同的想法,若我作為前線的軍官,也許我也會像三國的將領一樣出去協商,讓部屬擁有暫時的平穩。

但是如果身為高階將領,我想我也會和影片中的高層一樣拍桌震怒。


沒有誰對誰錯,只是所站的立場不同,要顧慮的層面不同,自然對同樣一件事情,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M108 乙愛 陳昱安

發表  訪客 周二 12月 29, 2009 11:25 pm

(一)您是否同意影片裡的孩童,自幼即培養仇恨報國之教育心理?
當然不同意呀,那種說要殺掉別國全國上下男女老幼的言論光聽就覺得毛骨悚然了,何況是出於小孩子之口?更令我驚訝的是說出這種言論的竟然是英國的小孩,不敢相信。
(二)您認為某位主教為了讓士兵繼續上場殺敵,自稱引用聖經文字:「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叫地上動刀兵」的說法,其理解是否正確無誤?
說真的,這樣強詞奪理,以宗教來引起爭端這種行為和恐怖分子其實是沒什麼兩樣的吧。
(三)您看到影片裡的高層軍政長官與基層部隊官兵之間對戰爭之想法,有哪些明顯差別?
老實說,基層部隊官兵和高層軍政長官的反應都是情有可原的。當事者在那種情況下是無論如何也沒辦法繼續打下去的吧;而主事者當然也會認為:你們在搞什麼!?竟然跟敵人熱絡起來了,這像什麼話!雖然彼此毫無交集,我們觀眾卻是可以理解的。
(四)這場刻意被隱藏的軼事,竟會發生在聖誕夜的殘酷戰場,您認為誰是成其美者?
那位聲樂家呀。在那種情況下有勇氣走出戰壕讓大家解除心防的人大概世界上沒幾個吧。
(五) 《三國演義》西晉大將羊祜受命征吳,對峙期間吳將陸抗重病不起。羊祜特派專人去送良藥,東吳陣營擔憂對方在藥裡下毒,力勸陸抗不要吃。陸抗服之不疑,並說:「羊祜豈鴆人者!」病癒之後,整個荊州戰線處於長期和平狀態。羊祜以信義著稱為世,就連吳國軍民都尊稱他為「羊公」。相較於此部「近距交戰」的故事情節,您認為有無異曲同功之妙?或不可同日而語?
感覺不太一樣欸,說不太上來。羊祜不是受命征吳嗎?這樣豈不是失職了?而且上面的人要是知道他這樣做應該不會讓他太好過。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明明可以和平共處的人們,為什麼要以干戈相對呢?看看片中的三國軍隊,在聖誕夜彼此談笑,甚至還相約戰事結束之後要互相拜訪。我實在看不出來在他們之間有什麼打仗的理由。無奈。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M108乙愛班黃鈺蘋

發表  訪客 周三 12月 30, 2009 12:14 am

(一)仇恨並不是一切,以仇恨來滋養孩童,使他們仇視彼此,就只為了戰爭,當進入神生最後階段開始回顧一生時,只會覺得荒謬吧!但是,在那樣的情況下,大眾被蒙蔽了雙眼,只會覺得合情合理吧~一切的人性都不復存.

(二)這是為了戰爭而發表的言論,宗教不應該被當成一種手段;就像所謂的聖戰,挑起了戰爭的意識,而且昰故意的,我覺得根本是扭曲了那些經典的原意.

(三)上級長官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沒辦法體會士兵們在外的辛勞.在戰場上殺敵,疲累的不只是身軀,連心靈也都倦了.長官希望獲得勝利,士兵只希望安然返家,與家人團聚和回到自己熟悉得場景.

(四)所有在戰場上的人,那顆還留存的"心",想念著和平的人們,就是促成這美好的耶誕夜的功臣.

(五)誠信昰關鍵,相信彼此,給彼此一個機會,就發現,其實,相信別人沒有這麼困難!

(六)戰爭的盲目,大眾被灌輸的想法力量是非常大的,潛移默化中仇恨的種子就成長ˋ茁壯,這就是最恐怖的地方!但人性,還有值得人相信的部分,要心存希望;但我不覺得這樣的事件還有機會上演.此片,雖然過程歡樂,但最後給人的餘韻卻是淡淡的散不去的哀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不是一場戰爭就能摧毀,相信,他們有著如此的體會!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M108乙仁班游家祥

發表  訪客 周三 12月 30, 2009 10:37 am

(一)您是否同意影片裡的孩童,自幼即培養仇恨報國之教育心理?
Ans:不同意。「仇恨」本來就是不該存在的,讓它延續下去,以仇報仇,只會增加更多的仇恨,永無止盡。

(二)您認為某位主教為了讓士兵繼續上場殺敵,自稱引用聖經文字:「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叫地上動刀兵」的說法,其理解是否正確無誤?
Ans:我不曉得原本聖經裡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但我知道宗教的目的應該是要安撫人心,而不應該是讓他們繼續殺戮得行為。

(三) 您看到影片裡的高層軍政長官與基層部隊官兵之間對戰爭之想法,有哪些明顯差別?
Ans:高層長官想要打贏戰爭,而基層部隊想趕快結束戰爭。同樣都是結束戰爭,但想法差異甚大。既然上與下的差異這麼懸殊,那麼高層們更應該瞭解下層部屬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勝利而已。

(四)這場刻意被隱藏的軼事,竟會發生在聖誕夜的殘酷戰場,您認為誰是成其美者?
Ans:聲樂家。若沒有他主動發起這個計畫,戰場上的長官士兵們又怎麼可能會一起出來歡度耶誕夜呢?

(六) 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Ans: 在殘酷的戰爭之中,還能產生讓人感到溫馨和樂的畫面,的確很不可思議,不過這也表示,並不是所有人的內心都是冷酷無情的。這部影片也告訴了我們,放下仇恨,其實還有更美好的事情在眼前,只是我們很容易被仇恨蒙蔽了雙眼,而忽略了不該忽略的地方。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M108甲孝王龍瑞

發表  訪客 周五 1月 01, 2010 7:55 pm

雖然「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但這句話的目的是為了讓國人從小就了解國防的重要性,進而忠貞愛國。但是影片中孩童的教育是已經扭曲了!他們的教育是為了報仇他國,並不是熱愛祖國;這種教育只是造成民族對立,儘管戰爭已經結束了,卻因為這種教育阻擋兩國和平的交流。

戰爭的起因是因為國與國之間的入侵,並非是宗教因素,這位主教的講法實在是謬誤!況且身為宗教領袖應該是撫平人心,讓他們更有精神來報國,而不是以宗教名義來鼓勵他們報國。

高層大官只負責決策策劃,很難去瞭解到基層的感受,因此他們對戰爭的取向是完成目的;基層因為長久面對戰事,早已厭倦,只想盡快結束戰爭,追求和平。

這三國在前線的三位連長,因為彼此的互信與了解官兵在聖誕佳節厭戰,因此成就這個故事。

羊祜這樣的行為也可以解釋是為了日後西晉併吞吳國而準備的,因為當時西晉已經十分強大,統一吳國只是遲早的問題,因此這種舉動有助於深植一個好印象於民心。而吳陸和羊祜之間也有大將的風範,深知對方是個光明磊落的君子,彼此都打算讓這場戰爭打得光榮、讓百姓傷害降到最低。近距交戰中呈現的是官兵已經疲倦渴望和平,而三位連長也有武德風範,彼此信任讓官兵放鬆度過聖誕節。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M108 乙仁班 董耀仁

發表  訪客 周三 1月 06, 2010 10:18 pm

(一)您是否同意影片裡的孩童,自幼即培養仇恨報國之教育心理?
不同意,仇恨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有的只是引起更多的仇恨,所以我不同意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灌輸他的人民這樣的概念。

(二)您認為某位主教為了讓士兵繼續上場殺敵,自稱引用聖經文字:「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叫地上動刀兵」的說法,其理解是否正確無誤?
雖然我並不了解聖經,不過聖經當中大多是勸人向善的內容,我想他是從中斷章取義,扭曲聖經的原意,讓士兵繼續上場。

(三)您看到影片裡的高層軍政長官與基層部隊官兵之間對戰爭之想法,有哪些明顯差別?
高層長官有的只是紙上談兵,大多並不了解官兵們的想法,他們只是因為國家在打仗,逼不得已才上場,大多數的人都是厭惡著這場戰爭,只希望能趕快結束,平平安安的回家。

(四)這場刻意被隱藏的軼事,竟會發生在聖誕夜的殘酷戰場,您認為誰是成其美者?
我想要能在戰場發生這件如此溫馨的事情,每個人都非常重要,在三軍剛開始接觸時,只要有任何一個人懷著敵意開了一槍,立刻就會成為一樁慘劇。

(六)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爭鬥的開端總是起源於人們彼此間的利益衝突,然而在這場戰爭中,一個奇蹟似的平安夜,讓三軍的官兵們互相敞開心胸,接納對方,由此可見,當我們與他人起衝突時,首先應該是讓雙方冷靜,然後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去理解彼此。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同學們覺得本週從「近距交戰」談戰時戰與和,好看嗎? Empty M108乙仁巴重翰

發表  訪客 周三 1月 06, 2010 10:26 pm

(一)您是否同意影片裡的孩童,自幼即培養仇恨報國之教育心理?
Ans:當然不同意。愛國報國是身為一位國民應有的責任與義務,其表現方法有很多種,唯獨以仇恨報國是最負面亦最不可取的。以愛養愛,世界會和平;
以仇養仇,世界只會沉浸在無止境的仇恨與殺戮中。

(二)您認為某位主教為了讓士兵繼續上場殺敵,自稱引用聖經文字:「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叫地上動刀兵」的說法,其理解是否正確無誤?
Ans:我認為宗教是為了安撫人心進而創造理想的完美世界而存在。每個人心中對和平的模式皆有所不同。在和平來臨之前,必定會有一場大變動,這場大變動很可能讓許多人流血。主教的理解沒辦法去評斷對錯,倘若這場殺戮能為未來帶來和平,那就他或是大多數國人都會認為這是正確的。然而,站在"無所為"與"兼容並蓄"的和平模式裡,這或許又有點偏激甚至走向極端。

(三) 您看到影片裡的高層軍政長官與基層部隊官兵之間對戰爭之想法,有哪些明顯差別?
Ans:高層軍政長官一味追求勝利;基層部隊官兵則希望戰爭早日結束,和平早日到來。高層希望戰略能夠達成,進而完成政治上的目的;基層因為久戰而厭倦,當然希望能早日結束戰事,看到和平的曙光到來。

(四)這場刻意被隱藏的軼事,竟會發生在聖誕夜的殘酷戰場,您認為誰是成其美者?

Ans:在戰場上的所有人:三國的音樂家、聲樂家、牧師促成聖誕節的慶祝活動;三國的長官彼此互信,達成協議,以成其美;當然還有各國的士兵,或許是因為厭戰,但彼此放下立場,在同一個時空,把握當下,共想短暫的和平時光。

(六) 本週「軍事倫理」分享這部影片,給您最大的感想為何?

Ans: 人們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努力付諸實現。彼此的理念難免會有衝突,然而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緩解衝突,甚至達成共識就是一門藝術。彼此之間應該是相互"妥協",我退一步,你讓一步,而不是一方"強迫"另一方"屈服"。衝突更不該化成仇恨,仇恨是萬惡的根源。但說穿了,仇恨也不過是一個結,就連死結都解的開,世界上沒有解不開的繩結,當然也沒有化解不了的仇恨。放下彼此的仇恨,放下彼此的立場,放下彼此的身段,我們將會看到和平的曙光、湛藍的長空以及彼此的可愛之處。

訪客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