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烽火映白袍」課程討論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心得]英雄與梟雄讀後感

2 posters

向下

[心得]英雄與梟雄讀後感 Empty [心得]英雄與梟雄讀後感

發表  LuAng 周六 9月 25, 2010 1:14 am

[心得]英雄與梟雄讀後感 0010442484
生命是人欺自欺的騙術,要騙得天衣無縫,就必須習慣成自然,一路騙到底。
威廉‧赫茲理特<論迂腐>‧《圓桌對論》


所有成功的戰士必備的一種先決條件:處理並存解長期累積的龐大壓力的非凡能力;偉大的領導這必須處理社會和外在世界的衝突,必須與其他人打交道,而且也經常得克服自己內在的問題。
三千多年來的紀載,教導我們沒有人和國家可以免於邪惡勢力。在荷馬記載中的特洛伊戰爭中裡,希臘軍的指揮官在戰前就告誡他的士兵們:「我們要讓敵方無一倖免,就連母親子宮裡的孩子也不例外,只要是人,就必須完全去除其存在……」這句可惡的話,竟出自一個來自哲學、法學和藝術的城鄉。同樣的,是什麼決定了我們正面的印象與負面的印象?戰爭本來就是一種種族絕滅、強暴與恐怖攻擊的綜合體,現在回頭看,那些保家衛國的戰士是激怒敵人事後殘虐的元兇還是「死奕為傳奇」?這些存《英雄與梟雄》中被挑選上的戰士,當初也都是一樣,為了戰勝敵人使出一切的招數,大屠殺、種族滅絕……,到頭來,誰是英雄?誰是梟雄?誰又是值得稱道恆久的傳奇?

心靈擁有其自我棲息之地,其中可能創造出地獄的天堂,也可能是天堂的地獄。 約翰‧米爾頓‧ 《失樂園》

斯巴達克斯,奴隸起義的領導者,邁入帝國的羅馬
曾經在陳某老師的《火鳳燎原》中,看到了這麼一句話(陳宮評論呂布):
「還記得秦二世死後,只有一個人不受史官擺佈;勝也好,敗也好,還記得一個叫項羽的人嗎?」
斯巴達克斯也是如此,他的價值不是在他的行為,而是在他的精神,他的歷史意義在於啟後而不是造反(我們通常以失敗的革命),以個人的觀點來論之,衝擊象徵法西斯權勢元老院終將權力轉移,斯巴達克斯讓蘇克拉有機會與龐培平起平坐,而這樣(指奴隸造反)對羅馬人的衝擊也使的凱薩有了進一步的動作,歷史不莫如此,環環相扣,牽一髮動全身。
「靈巧多謀,勇於冒險」這是古羅馬史學家對斯巴達克斯的評價,在此先簡述一下他在西元前七十年代的事蹟,從一介角鬥士到一個七萬軍團的領導,許多人認為他曾在羅馬軍團中從事指揮官,但是這終究屬事後之論,他就是一個當初率領70個奴隸,從義大利半島南方竄起一路游移到北方卻又在最後半年舉兵回到南方,打算就由海盜的勢力,以西西里島為一軍事基地,展開對羅馬的攻勢;一切的錯估就在此,海盜失約導致一切失算,先被蘇克拉以壕溝包圍,突圍後又被迫拆散軍團前進北方,導致被羅馬軍團逐一突破;最後隨著談判破裂與部屬堅持以正面對決羅馬正規軍,釀成了敗亡的結果。
採取平均分配戰利品,就像鐵木真對待部屬一樣,挑起的戰爭都是屬於階級的鬥爭,如同列寧的紅軍面對俄羅斯帝國所發出的宣言,而他重蹈羅馬人的覆轍也與共產黨在戰勝後對中國人民所為如出一轍;原本想要見好就收回到北方家園,以身作則卻壓抑不住屬下的貪婪之心(重回南方的原因),打算向漢尼拔一樣撼動羅馬,以同樣的戰術同樣的地點卻始終逃不出戰敗陰霾。

阿提拉,入侵西方世界的東方人,撼動兩大帝國的一代霸主
史上最強而有力的傭兵,這是個人對阿提拉所率領的匈奴人的解釋。
綜觀中國歷史,什麼時候一個遊牧民族可以和一統的王朝索求無度?什麼時候這個遊牧民族會安定下來?然而這個一統的王朝又要如何處理這個外患?
以一個自幼就從課本中讀到不少外族對於中國的影響,就不難想像當這種事情發生在西方國家時會有怎樣的影響;首先,遊牧民族會像王朝要求進貢,而王朝也會認為「金錢」這類物質對於我們來說是相對不虞匱乏的,與其牽動起戰亂,用錢來收買蠻族也不失為一個「文明」的王朝;然而當這個遊牧民族發現,當成無止盡的戰爭鬥士只是單單的消耗自己族人時,也就意味都本身的影響力(對於王朝)降低時,帝國當然可以再用「聘金」聘請更有能力的「蠻族」來為他們帶來和平,阿提拉正是這種領導人,他發現一直擔任東西羅馬帝國的傭兵不是長遠之策,第一,長期居住匈牙利的他們,那樣的土地是無法負荷太多的騎兵與戰士,第二,本身對金錢沒什麼需求的阿提拉深知他必須利用這些金錢來使得他的氏族團結起來;這種類似封建制度的概念正是阿提拉所希望建立的匈奴民族。
這裡要說出一個看法,回顧一下阿提拉的事蹟,在入侵東羅馬時,除去哥哥成為名正言順的匈奴王,在一路殺到君士坦丁堡的路上,一切看似順利;但正如前文所說,遊牧民族換了統領可以有更侵略性的方針,而王朝何不是如此?馬西安是繼承東羅馬帝國的新國王,他看透了匈奴的作戰方針:想要謀取自己的新家園,而他也知道匈奴人的弱點:消耗戰,一個遊牧民族終究有其人口的極限,第三點,阿提拉是運用金錢來使氏族一同戰鬥,當馬西安宣布不再會有更多的黃金進貢時(意旨要決一死戰),而阿提拉當然知道,遊牧民族國家的特性就是靠著不斷的爭戰、掠奪、要脅來維持生計,明白自己沒有能力能吃下東羅馬帝國。
結果一切事情急轉直下,阿提拉決定與北非的汪達爾人結盟,消滅西歐的歌德人,這時又顯現出另一遊牧民族的特性,「為何而戰?」阿提拉是為了氏族的存亡(遊牧民族常常因為不戰懈怠而遭其他民族欺侮,所以要經常征戰以維持氏族的能力),西歐盟軍在當時雖然也是一直處於不和的狀態(東西哥德與羅馬的紛爭)但是這一戰卻是他們的存亡之戰;這一戰的落敗使得阿提拉不得不將目標轉向十力較弱的義大利。
面對文化古都,阿提拉不停的掠奪,然而他們正面臨一項空前的危機,第一,東羅馬帝國並不打算在讓匈奴人囂張下去,第二,在南義大利的戰爭並不如想像中順利,遇到了瘟疫和歌德人的威脅。
西征羅馬,是他的最後一役,做為一個幾乎沒有外交能力的王也沒有什麼軍事長才,對於歷史的貢獻也比不上蒙古西征(同樣的想法,天下的牧場),阿提拉的長才在於對一個民族的認知,思想的純熟,他相信匈奴人的可以對歐洲造成影響,而確實他對很多民族造成了衝擊,思想上他認為要能長久發展,是必要採取不同於過去的氏族制而應該以封建制取代,這才是游牧民族的帝國。而在千年後,新興的蒙古大帝國就幫他證明了這一點。

獅心王理查,基督教的傳播者,東西文化與國家的牽繫
「是我下令要求他們前往,假如他們不幸陣亡而我不聞不問,那麼我永遠再也承受不起國王之名」
是誰使基督教剋星薩拉丁無法將十字軍擊退?是誰在浴血戰場中領軍突襲?是誰以英國國王之名統領了整個歐陸的軍隊?又有誰能與自己的敵人坐下來平等的談和?是「真正的國王」理查(Melek Richard)。
他有領袖魅力,引領來自不同居住地的軍隊一起前進;他勇者無懼,面對多次的伏擊依然站在最前線;他是軍事天才,玩弄薩拉丁的軍隊於股掌之間;但他也是凡人,也有不可弭平的人性,同時佔領著大不列顛與諾曼地的國王是法國國王的眼中釘,在獅心王一到沙漠,見面臨各國將領的離去,留下一群目的不一的狂熱軍隊,而且還要擔心遠方家中有個覬覦王位很久的弟弟約翰。
與阿提拉和斯巴達克斯比起來,獅心王少了點文化的氣息,卻多了戰爭的藝術,在戰場上的表現肯定是前兩位剽悍古戰士所沒有的,斯巴達克斯的七萬軍隊沒辦法撼動羅馬帝國的根基,只能衝擊他的制度,阿提拉也沒有能力征服東西羅馬帝國或是哥德,卻能彰顯出民族的潛力和思想的前衛;獅心王有著攻破他想要攻破的城池的能耐,也有固守線有疆域的精實,但他所到之處卻都一直處於戰亂與不安之中,因為宗教的紛亂可以無止境的擴大,國王每天都要面對貪婪的貴族與狂熱的士兵,懂得調和這一切也是他成功的原因。
一個全年無休的戰士,也代表從他騎上戰馬那一刻,拾起寶劍捍衛自己的信仰與國家那一刻,就決定了一生,軍戎是他的居所,在位期間不長,在自己國家的時間更短,卻贏得了全國的心。

生要做英雄,死亦為傳奇
後面還有三位法蘭克‧麥克林先生所認為是偉大領導人的將領,分別是「西班牙征服者-科提茲」、「海道第一弓-德川家康」、「法國皇帝-拿破崙」,以上三位也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靠著自己的領袖魅力和決斷征服了大多數與其為敵的對手;希望在往後的日子裡,能有足夠的時間補足這三位戰士的英勇事蹟。
LuAng
LuAng

文章數 : 7
注冊日期 : 2010-09-09
年齡 : 32
來自 : 國防醫學院M109

回頂端 向下

[心得]英雄與梟雄讀後感 Empty 回復:英雄與梟雄讀後感~

發表  世清教官 周六 9月 25, 2010 3:20 pm

santa
Bravo!
期待您更多的分享與回饋哦~
世清教官
世清教官
Admin

文章數 : 1231
注冊日期 : 2009-11-20
年齡 : 52
來自 : 台北

http://www.ndmctsgh.edu.tw/web/MilitaryEthics/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